此刻他的認知已經被顛覆了。
什么技術瓶頸,什么工業基礎差距。
在龍工這里通通不是問題!
周主任連忙問,“龍工,現在我們看不見運二十了,它飛到什么高度了?”
龍晨回答,“現在按照既定的試飛計劃,運二十應該已經飛到了上萬米的高度吧。”
“上……上萬米???”
眾人再次瞪大眼睛,不可置信的看著他。
“是啊。”
龍晨卻只是稀松平-->>常的點了點頭,“這很正常吧,你們應該知道,在航空界早就一致認為飛機的飛行高度在一萬米以上是最為安全的,因為平流層氣息更加穩定,也沒有鳥類等飛行干擾,所以更適合飛機遠距離的平穩飛行。”
張院長目瞪口呆,“可那只是一種理論啊……航空學術界確實認為未來的飛機高度,必須要在一萬米以上可能說的是未來……”
龍晨點了點頭,“所以未來這不就來了嘛!”
這種人就像是被雷連番劈了好幾次。
大腦早已經神志不清。
這個數據對他們來說實在是太難以想象。
即便是張院長和林朵朵都覺得震驚。
但林朵朵其實還好,因為她畢竟參與了運二十的研發過程,對運二十的相關參數已經非常了解。
所以她是現場為數不多,能保持鎮定的人。
龍晨繼續說,“目前根據地面塔臺接收到的數據,運二十應該已經飛到了一萬三千米的高度,這是運二十的飛行極限測試,目前這個測試項目正常完成。”
張院長呢喃,“運二十到底攻克了多少飛行工程難題啊?感覺國際飛行工程界的諸多難題,在運二十的身上都已經迎刃而解,這架運輸機絕對是目前世界上最領先的,沒有之一!”
只有航空工程界的這些人才更能深刻體會到。
想要突破那些難題,就要在動力引擎方面,駕駛艙恒溫系統方面,恒壓系統方面,以及供養系統等領域都要做到最為優秀,甚至是全世界壓倒性的領先。
運20的成功試飛,讓大夏國航空事業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
龍晨和他的團隊成為了國家的英雄,他們的名字將永遠銘刻在大夏國航空發展的史冊上!
而通過這次經歷,張院長和林朵朵這些大夏國的航空工業的中流砥柱們,也更加堅定了自己在科技創新道路上繼續前行的決心,為大夏國的強大貢獻更多的力量!
前路再困難也不怕!
因為有人在給他們身先士卒!
在后續的日子里,運20項目團隊根據試飛的反饋,對樣機進行了進一步優化和改進。
他們不斷提升飛機的性能和安全性,為運20的正式投入使用做著最后的準備。
而航空工程院也從運20項目中汲取了寶貴經驗,對伊爾-
14仿制機進行了升級和完善。
兩個項目相互促進,共同推動著大夏國航空事業的蓬勃發展。
龍晨在完成運20項目的階段性任務后,又馬不停蹄地投入到大國安全基石項目中。
他深知,國家的強大需要全方位的保障,無論是航空事業還是核力量,都是國家屹立于世界之林的重要支撐。
后續關于運20的諸多工作,他就放心的交給林朵朵專家了。
在和林朵朵專家合作的過程中。
他已經認可了這位專家的水平,是實打實的頂級專家。
他相信林朵朵一定能完成他交代給的任務,而自己要趕快回到戈壁灘基地,去幫乾教授他們實現新一個偉大目標了。
他的心中莫名的急促。
因為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在他體內那仿佛停止了的時間沙漏,好像已經開始緩緩流動起來。
這究竟意味著什么?
他現在也說不清楚,但他知道自己一定要加快速度了!
……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