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我們建立了完善的質量檢測體系,從原材料采購到每一道加工工序,再到成品檢驗,都有嚴格的標準和流程,確保每一個零部件的質量都萬無一失。”
張院長瘋狂在腦子中記憶。
厲害!
不只是技術先進!
就連生產線的管理模式也很先進!
這標準化程度已經相當高了!
就連雄鷹帝國和大熊帝國都未必有這么高的標準化!
隨后,龍晨又帶領他們來到了材料性能檢測區域。
這里擺滿了各種先進的檢測設備,有電子萬能試驗機、沖擊試驗機、硬度計等。
“每一批加工完成的材料,都要在這里進行全面的性能檢測。”
龍晨介紹道,“通過這些設備,我們可以精確測量材料的拉伸強度、屈服強度、沖擊韌性、硬度等關鍵性能指標,只有各項指標都符合嚴格標準的材料,才能進入下一工序用于飛機制造。”
說著,一位技術人員將一塊加工好的鋁合金樣品安裝在電子萬能試驗機上,開始進行拉伸測試。
隨著設備啟動,樣品在拉力作用下逐漸變形,顯示屏上的數據不斷跳動變化。
張院長和學生們緊緊盯著顯示屏,緊張地看著測試過程。
當樣品最終被拉斷時,張院長看到測試結果顯示的各項性能數據遠超他的預期,不禁再次驚嘆:“這材料性能太出色了,有了這樣的材料,運
20的性能必將得到極大提升!”
張院長眼紅啊!
這么好的材料!
要是運用在他們的伊爾-14仿制機上。
必然是如虎添翼的!
載重量至少可以多50%!
離開材料加工車間,龍晨帶著張院長等人來到了機身結構組裝車間。
這里仿佛是一個鋼鐵巨人的誕生地,巨大的機身骨架在車間中央逐漸成型。
張院長仰頭看著那些巨大的鋼梁和桁條,它們被精準地焊接和鉚接在一起,構成了運20堅固的身軀。
在組裝現場,工人們借助先進的自動化設備,將一個個零部件準確無誤地安裝到位。
其中,機身大梁的安裝過程讓他尤為震撼。
巨大的大梁在起重機的吊運下,緩緩靠近機身主體,工人們通過精密的定位系統,將大梁與機身完美對接,誤差控制在極小的范圍內。
“如此龐大而復雜的結構組裝,能做到這般精準高效,太了不起了!”
張院長感嘆道。
比他們伊爾-14的機身組裝先進太多了!
簡直不像是一個時代的!
他都懷疑,是不是龍晨在建造這座基地的時候,把世界上最先進的建造組裝技術都偷過來了?
不對,即便是其他國家,怕也沒有這樣的技術!
“還好吧,其實這部分還能繼續優化。”
龍晨還有些不滿意的地方。
之前建造這座基地的時候,大夏國的工業基礎水平還沒有現在高,所以做了一些割舍。
現在其實還能將組裝建造的效率提升一些。
只不過他暫時沒有時間,只能先這么用了。
張院長聽了,頓時臉都綠了。
這還有優化空間?
空間在哪里?
他四處看,以他的見識,感覺哪哪都已經是好的不能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