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吃不成個大胖子。
必須把自己原本的理想主義性格改掉。
在他這邊盡力調動所有資源的時候,周主任那邊也非常給力,讓航空工程學院的專家們給他打下手,甚至還集中全國能騰出手的機械廠、冶金廠以及科研院所建立了“多院多廠”的協作體系。
有了以林朵朵專家為首的航空工程學院的各位,龍晨的工作一下子輕松了很多,大家分模塊的解決各部分的需要應對的難題。
比如運20所需要的輪胎或者減震部件,要用到具備良好耐磨性、耐老化性以及抗撕裂性的高性能橡膠材料。
這種材料如果讓龍晨自己來搞,他也能搞到,甚至大不了他直接建了一一條生產線,專門生產這種高性能橡膠材料,但這是要花費大量時間的,而且所花費的時間,還不能直接推進運20的生產制造速度。
但航空工程院的人就幫他直接解決了。
找到了可以承受巨大壓力和沖擊力的輪胎橡膠材料,具備良好的防滑性能和滾動性能,并且航空工程院的專家,還專門與相關企業采用更先進的橡膠配方和制作工藝,來確保輪胎的質量和性能可以滿足運20的使用要求。
別看這好像是一個小事,但這樣的事情在整個運20的生產制造中有很多,每個人幫他解決一些棘手的問題,就可以幫龍晨省去大量的時間。
包括能夠符合機身重量,提高結構強度和抗腐蝕性能的一些復合材料,龍晨其實沒有時間去親力親為的,這些問題都是航空工程院的專家幫他去解決。
還有因為20表面所需要的各種涂料,比如防腐涂料或是抗紫外線涂料等,這些涂料不僅可以保護運20表面,免受任何腐蝕和外界的影響,還可以提高運20在飛行過程中的氣動性能。
但這些涂料也不是現成就有的,也是需要協調涂料生產企業去研發和生產適合運20的特種涂料,需要具備非常好的附著力,同時也要有專門的人去監督涂料的施工工藝和質量,確保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這么這么多的事情,如果讓龍晨一個人去做,那他真的做到猴年馬月了。
何況龍晨手上關于大國安全基石項目的研究也不能落下,所以他多次慶幸,還好周主任當時很明智,叫來了航空工程學院的各位和他一起探討運20。
本來他之前以為周主任是不太相信他的能力,對他研發設計出來的東西有所質疑。
但現在他徹底明白周主任的意思了。
周主任原本就已經料到他沒有時間去做這么龐大的工程,所以特地把一批飛機工程專家叫過去。
然后讓自己說服那些專家們,讓他們心甘情愿地放下手中關于仿制運輸機的工作,全心全力地幫運20實現落地……
該說不說姜還是老的辣呀!
從周主任的身上,龍晨學習到了很多東西。
很多東西并不是非黑即白的。
如果按照他的線性思維,他這邊研發設計出運20,而航空工程學院那邊有關于大熊帝國伊爾十四運輸機的仿制計劃,所以他們兩方注定是兩條平行線。
各干各的,互相不影響彼此。
最終大不了拉出來做一下對比,看看誰做出來的運輸機性能更好,更符合現在前線所需要。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