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之間聲音沉重,彼此之間紛紛涌出一種默契感。
“保兒,鳳陽老家的土地……”
李文忠點頭道:“都在呢,去年侄兒回去了一趟,家里的土地都有人種著,年年施肥,莊稼長得可好了!尤其是皇爺老宅前院的那片地,真是沾了幾分貴氣兒,種出來的瓜果都格外的甜。”
老朱挑眉,笑道:“你個小崽子就會誆咱,年年施肥那不得漚死莊稼?你當咱不會種地,啥時侯施肥啥時侯除草咱都門兒清!”
說完,老朱在田埂邊發現了一些螺螄。
頓時樂道:“哈哈,好家伙,這螺螄可特娘的真肥啊!快,保兒啊,下去給咱摸上幾筐,今兒個晚上就吃這玩意了!”
李文忠眼眶燙紅的使勁點頭:“誒,這就去!”
朱元璋一邊走,一邊道:“咱記得以前旱災沒吃的,就剩著河溝里還有點水,咱就帶著徐達湯和他們幾個下河摸螺螄,摳泥鰍。”
老朱說的興起,也不管后面還在脫鞋的群臣,一邊走一邊說。
李文忠笑道:“皇爺,您定然是嘴饞這美味了!”
朱元璋也樂道:“你特娘說的不是屁話,當年餓極了,用竹筒打個洞把螺螄裝進去,里面塞點紫蘇和鹽就能煮熟了吃,那時侯吃的,別提多美了!”
“咱現在頓頓有肉,頓頓有飯,吃的可比當初好上千百倍。可當初的那個味道,是一輩子也找不回來了……”
老朱在緬懷未來,說著說著就走到了田埂的盡頭,到了旱地上。
上了旱地,就看到一大片郁郁蔥蔥的紅薯葉密布在地表上,覆蓋了好幾畝土地。
朱元璋走上來,看著朱樉和朱青正簇擁著朱標站在一旁,朱樉則是不停的指揮著百姓們割紅薯葉。
紅薯葉一捆一捆的被割下來,堆在旁邊,朱樉則是給朱標介紹道:“大哥,這就是紅薯葉子,你看,這葉子汁水足還甘甜,牲口都能吃,尤其是煮熟了之后摻上一些糙米殼子,牲口也好下咽。”
朱元璋看著老二,只覺得現在的老二無比的親切。
這……是咱的老二嗎?
朱青站在一旁,看著朱樉一個歷史上的紈绔皇子被自已搞成了這副模樣,后脖頸黑的跟煤炭一樣,皮膚也曬脫了幾層皮,一雙手更是上傷痕累累,這家伙……怎么有幾分可憐呢?
朱青趕緊低下頭。
不行,不能讓人看出自已的愧疚。
百官這時侯也到了,開始對著紅薯葉指指點點。
一些司農寺的官員聽到朱樉的話,有些不樂意的道:“這葉子也算是糧食?頂多不過是喂牲口的東西,這給人誰吃?”
這句話雖然難聽,但道理還是有幾分的。
一旁的楊思億臉色也有些僵硬的道:“若是災害真的到來,人連樹皮都能吃完!吃點無毒無害的葉子有何不妥?”
楊思億哼了一聲:“你們只覺得二皇子是胡鬧,本官卻覺得,二皇子憂心為民解憂,替朝廷分憂,乃是真正的仁善!這可比在朝堂上假仁假義的寫文章來勸人種地來的實在些。”
這句話無形之中刺痛了陶凱。
以及……陶凱的學生,王祎。
不過王祎肯定是聽不到這話的。
這家伙估計剛到云南呢。
陶凱面色不改,沒有因為楊思義的話而產生的波動,淡淡開口近乎無視的道:“為民著作乃是功德,天下農桑之事本就需人勸導,若百姓不耕種,天下何來的糧食?”
這話也算是不要臉至極。
將天下百姓種地的功勞攬到自已身上。
朱青翻了個白眼,正準備開口,卻見朱樉有些不爽的開口道:“你好歹是一個大儒,那狗屁不通的文章也算是勸農?我看是害農還差不多!”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