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青也沒想到自已遭這無妄之災啊。
老朱怎么就跟女人來生理期一樣,一會換個臉色,一會換個臉色,簡直是陰晴不定啊。
老朱淡淡道:“你不擅詩文,不通四書五經,對往后的官途無益,還是多讀些書,往日就算是咱想給你升官,也好有個由頭。”
朱青心里無奈。
這官,他是真不想升啊!
越往上,權力斗爭越激烈,自已一沒戰功,二沒朋黨,咋跟別人斗啊?
讓孤臣是一回事,可要是墻推眾人倒,再孤也沒用。
老朱交代了給朱青升官的事,問朱青還想要點什么賞賜,朱青道:“臣就想要京師的鋪子,但臣沒錢,所以陛下還是賞給臣吧,”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嘟囔道:“沒出息!”
朱青也樂了,笑道:“陛下說對了,臣還真沒什么大出息。”
盯著朱青看了會,老朱又氣又不知道說什么好。
說啥?
拿當爹的話去教育他?
朱元璋凝眉微瞇眼睛,而后道:“你在沛縣殺了一千多官員,雖然殺得痛快了,可現在北地各府都在向朝廷要人手,徐州那幾個縣,八十歲的老人家都被請的當了個臨時的縣令。”
“不是有官試嗎?”朱青問道。
朱元璋嘆道:“三個科目取中三百二十人,都是應天府當地吏員以及一些私塾的教書先生,沒什么背景。”
“這些人不能為官?”
朱元璋搖頭:“可以,但斗不過當地的人。”
朱青樂了:“大明治下,我大明官員還需要跟地頭蛇斗?什么地頭蛇敢跟朝廷作對?朝廷頒布政令那是為了地方安穩發展,……”
朱青一下子回過神來,而后閉嘴,愣了一下之后反問道:“是官員?”
朱元璋這才嘆了口氣,知道朱青聰明,沒想到一下子就明白了過來。
他抬頭道:“吏員辦公行事風格彪悍,直來直去沒什么城府,也不懂得民間讀書人之間的交際方式,讓他們去地方,咱怕他們腦子一熱,干出糊涂事來。”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酷吏這兩字。
酷吏帶來的危害,絕對超過貪官。
老朱也是為了這個事情煩惱。
朱青沉吟道:“陛下的校檢以往只是作為刺探情報使用,如今天下安定了許多,不如將校檢給一半公開,一半隱入地下,分為兩部,明面上執掌各國情報,暗地里則是監視天下官員……”
錦衣衛好嗎?
這是個沒辦法回答的問題。
得看是什么人用錦衣衛。
而且錦衣衛這個位置和職權,注定了這個機構會變得臭名昭著。
朱元璋神色頓時精彩了許多,對于朱青的這個提議,朱元璋喜色道:“校檢監察百官?”
朱青點頭:“地方上除了縣令以外,還可設一監察使以及校檢使。”
“權柄會不會有重疊之處?”
朱青搖頭:“縣令和監察使本就是標配,至于校檢使,只有監察之責,任何風吹草動都沒有讓主的權利,每月以密奏的形式上書當地官員在地方上的作為,更可以作為官員考核升遷的參考。”
朱元璋對于這個提議終于是表達了贊通,連連道:“好主意!”
朱青這時侯也忍不住提醒道:“陛下,臣還是有幾句話,希望陛下聽一聽。”
朱元璋點頭:“你說,咱在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