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大明:我,開局請斬劉伯溫! > 第50章 臣不知罪,更不認罪

      第50章 臣不知罪,更不認罪

      第五十章:臣不知罪,更不認罪

      朱樉趕忙解釋了事情的原委。

      朱元璋這才看向朱青,不咸不淡的問道:“朱御史,那可是皇后的物件。”

      還沒等老朱說完,一人就出班道:“啟奏陛下,臣有本奏。”

      眾人轉頭看去,是翰林學士、禮部侍郎陶凱。

      朱元璋準奏之后,陶凱道:“老臣請罪。”

      “臣愧對陛下看重之恩,君臣之名,從天下而又有之者也。吾無天下之責,則吾在君為路人。皇子行為之失,臣亦有重責,還請陛下責罰。”

      陶凱以皇子之師謝罪,看似將幾個皇子偷竊之罪攬在自已身上,可大家都知道,皇帝不可能為了這件事就怪罪陶凱。

      陶凱作為大儒,不光負責修撰元史,還在帶著一群文臣矯正法典,修撰樂典禮儀章程,功不可沒。

      最重要的一點,陶凱、宋濂、陶安這樣在朝中的翰林學士,還有如章溢、楊維楨這樣不掛任何名號的大儒,他們在民間的名聲太大,朱元璋不可能將皇子德行之失算在這些大臣的身上。

      朱元璋不太喜歡儒士們記嘴道德仁義的風格,卻又不得不靠著這些老儒們的名聲替自已積累聲望,統御天下。

      而且就目前的朱元璋來說,在文化方面確實是沒什么拿得出手的戰績,他的心思還在統一天下上面。

      “先生無罪。”朱元璋擺手,不出意外的駁回了陶凱的請罪。

      即便是武勛們,也沒想著皇帝真能治陶凱的罪。

      陶凱直起腰背,手捧笏板道:“陛下憐惜之意老臣心領。”

      “國之初定,陛下便設大本堂以教授皇子,可見陛下對皇子教導一事極為看重,皇子之德,便是蒼生之福,古往今來皇室禍亂天下者不計其數,而我朝君王高瞻遠矚,自然與歷代君王不通。”

      半捧半踩,踩的是歷代那些后代禍亂天下的皇帝,而捧的則是朱元璋這個一開國就設立大本堂的皇帝。

      朱青聽得只能苦笑。

      陶凱啊陶凱,你跟我爭有用嗎?

      你夸他看重皇子的學業,可你知道他為什么要讓你們教授皇子們為君之道嗎?

      陶凱的話讓大臣們暗自心驚,這老陶也是發了狠了。

      這番話就是非得讓皇帝治他的罪,或者治皇子的罪。

      要么……

      大臣們眼神落到了朱青身上,文官里面好幾個都清楚小年那天陶凱跟朱青起的沖突,所以并不打算開口攪局,陶凱身先士卒沖在前面,大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之意。

      看戲,看戲就好了。

      倒也不是他們不在乎朱青帶壞太子這事,實在是級別沒到,除了宋濂和陶安陶凱幾個,還真沒人去操這個心。

      陶凱頓了口氣,而后繼續道:“老臣懇請陛下追責!皇子年幼,雖行錯事,可終乃天家貴胄,師以教之,卻仍需尊崇君臣之道。”

      “君憂臣辱,君有責而臣當之,此事若是錯在老臣,老臣愿……乞骸骨!”

      眾人一片驚色!

      陶凱這是拿著自已的仕途跟朱青對賭啊。

      此時就連朱元璋也為難了,眼神看了一眼朱青,倒也沒怪他,只是嘀咕這小子怎么就跟陶凱這老東西頂上了。

      不過嘛……

      陶凱這話未免就沒有要挾之意。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