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道士竟然預白家要出變故。
陳凡有些不敢置信。
可是通過幾次見識到了癡道士卜卦的能力,陳凡又不得不信。
信后邊的內容,癡道士不僅給出了預,甚至還給出了時間。
“這次的家主考核就是引線。短暫一年,長則五年,白家會爆發一場劇烈動蕩,屆時標志著白家將徹底走向衰敗。”
陳凡傻眼了。
白家家主之爭?
白若雪!
白家旁系族人?
幾乎是一瞬間,陳凡便想明白了。
白家的旁系族人不認可白若雪一介女流成為下一屆家主。
再加上這么多年一直被壓著,不患寡而患不均。
于是,這幫人有可能起了別的心思。
陳凡皺著眉頭陷入沉思。
癡道士沒有選擇將這個秘密告訴白家,而是直接寫信告訴了自己。
陳凡不明白對方為何要這樣做。
自己跟癡道士之間并不熟悉,甚至可以說只有一面之緣。
他為何對自己這么信任?
不過這相當于直接將選擇權交給了陳凡。
要不要出手給白家預警,全在陳凡一念之間。
信的末尾,癡道士又單獨交代了陳凡幾件事情。
也許他自己也明白,自己跟陳凡不熟,所以為了讓陳凡答應自己,癡道士愿意泄露一點天機,來跟陳凡做一筆交易。
癡道士所謂的天機,是一首詩。
前世云痕漫石苔,今生風露掃階來。
心無掛礙壺中月,行有慈悲嶺上梅。
半畝清塘魚讀浪,一窗素紙墨耕懷。
若知劫火皆成燼,且向虛堂種善槐。
這首詩陳凡默讀了兩遍,基本上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他前世踏入輪回,僥幸得以重生,是一份大機緣,而大機緣往往伴隨著大坎坷。
這一輩子,陳凡想要平穩幸福地度過,該如何做?
癡道士給出了答案。
知足常樂,莫要貪得無厭。
心有大愛,懷慈悲心,做良心事。
而癡道士希望陳凡做的,一共兩件事。
第一,他希望陳凡善待自己這個小徒弟,在未來給他一口飯吃,不至于餓死。
第二,癡道士在信的末尾給了一個地址,隱晦地點明,這是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留下的一絲存在的痕跡。
信到這里就結束了。
沒有發表對白家這么大一個世家未來的看法,也沒有那種高大上的侃侃而談。
整封信,除了后面的一點內容,幾乎全部是大篇幅的內容跟陳凡講述了一下自己的這一生。
雖然信上的內容平淡,近乎口水話。
但是陳凡依舊從上面看到了一位老人波瀾壯闊的一生。
他出生于風雨飄渺,大廈將傾地前朝時代。
經歷過太平天國,八國聯軍,前朝覆滅,軍閥混戰……
一系列只在史書跟影視作品中看到過的大事件,卻只是這位老人口中一件件日常經歷的小事。
就像信里他的師父,那位清虛真人所講。
癡道士前半生讀萬卷書,后半生行萬里路。
他這一輩子安穩卻不平淡。
不知為何,明明沒有見過面,明明不熟悉,明明對方并不是重生穿越人士。
陳凡卻生出了一種深深的忘年交知己感。
同時內心又有些遺憾。
如果可以,他希望能早些認識這個癡道士。
那樣的話,陳凡會有無數的話題想跟對方促膝長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