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錦兒和蕓娘,也是把想說的話都說完了,林錦兒才離開。
她走后,蕓娘便又上床躺著去了。
許是年紀大了,又懷了兩個,精力不濟,氣血不足,她每日吃了睡,睡了吃。
就是宋高不關她,她也懶得起來走。
反正宋高看在肚里孩子的份上,吃的喝的也沒短她的。
事情也不用她做,甚至連衣裳都是宋高給她洗的。
她就只待再熬兩個月,孩子生下來就自由了。
又因著跟錦兒見了面,母女可算和好了,蕓娘愈加心情暢快,更有胃口吃喝了,這些暫且不提。
且說這場大雨,時大時小,一連下了三天都不見停。
河里的水,也是日漸高漲。
若真如何洛洛所說,這般下個十幾天,那還得了?
好在天沒前幾天那般陰沉了,瞧著很快就會放晴了,大家伙兒懸著的心,便落了地。
紛紛跑到河邊來捕魚。
那打地下河里沖出來的魚,隨著昏黃的河水,一路翻涌,直在河面上打滾,誰見了不愛?
個個拿竹竿做了長長的抄網,在滾滾河水中捕魚。
河邊也是站滿了人。
漢子們披著蓑衣,婦人們撐著雨傘,那個熱鬧啊。
連北城都不知來了多少人,過來撈魚,田埂都被踩塌了。
鬧市的街邊,到處是販魚的人們。
那魚,大的十來斤,小的三四斤,活蹦亂跳的,全是漲水從地下河里沖出來的。
這種魚,可是正宗的河水魚,比養出來的更嫩更鮮。
何洛洛但凡看到三斤以上的,便收購起來,囤在隨身空間里,以備酒樓使用。
這忙完之后,已經是傍晚時分了。
雨仍然未停。
原本輕薄的烏云,又聚攏了起來。
何洛洛看過后,有些憂心。
正準備回獵戶村看看,宋高和張青山找來了。
“洛丫頭,這三天了雨還沒停,這,該不會真要鬧水災吧?”
“我也不確定。”何洛洛道,“賀州沒有高山,風大,這烏云時聚時散的,誰也料不定。”
“不過宋大叔,張大叔,我覺得還是要防備一下才好。”
“要不這樣吧,大家伙兒去磚廠運些磚頭,用麻袋裝些石頭,在河邊壘一道堤壩,以防萬一。”
宋高和張青山把這話也是聽了進去。
趕忙回去,把這消息放給了下游的苦家村,孫家村等村子,號召他們一塊兒修堤壩。
可苦家村和村家村的人們,個個不以為然。
“修什么堤壩。”
“漫出來才好,就有撈不完的魚了。”
“反正大家伙兒房屋修得結實,都是磚頭房子,還能沖倒了不成?”
“要修你們修去,我們才沒那個功夫,白干這種活。”
他們地都賣了,不過種了點菜,還怕水淹?
若水真淹上來,那不知會有多少魚跟著沖出來,到時候不任由他們撿?
聽說這魚老好賣了,拎到街上不一會兒,就被人搶著買了。
酒樓那般多,哪家不需要?
味道又好吃,能不搶著買?
新鮮的不好保存,那不還可以腌成咸魚,熏成臘魚么,有的是法子保存。
真真是老天爺的饋贈啊!
故而這兩個村子的人,不但沒一個贊成修河堤,還暗暗巴望著河水漫上來,把魚沖上岸,撿錢呢。
宋高和張青山同見此情形,也是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