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道觀。
許成仙站在外面,背著手,看了半天。
無論是形制還是其他,眼前這就是一座道觀。
靈山的半山腰,怎么出來了一個道觀?
“云子?”他回頭看凌云子。
“這沒什么稀奇。”凌云子看了他一眼,“原本這座道觀應該是在山腳下的。”
所有入靈山的人,走正門,都要過道觀,拜道祖。
這是西天靈山佛門,最初自己定下的規矩。
應該是在虛與逶迤之時,用以示弱示好,表明自身沒有取道門而代之的想法。
到了后來,佛門逐漸勢大,漸漸有了和道門平起平坐之勢。
可由于是佛門立下之時,就立下了這規矩。
居然沒有什么好借口,可以將道觀拆了。
畢竟,道祖還在。
不敬道祖,道門不發兵來剿滅佛門都說不過去。
也算是一種作繭自縛了。
“那后來,怎么到半山腰了?”許成仙很愛聽這些講古,不禁問道,“誰給搬過來的?”
“不是搬過來的。”凌云子道,“這座道觀沒有動過。”
再怎么說,之前宣揚的是供奉道祖所用。
即便這其中的大殿里,連一尊道祖的法像都沒有過。
但你佛門竟然如此說,這里便是道祖的道場之一了。
任何的變動,都要稟報道祖,得到準許。
佛門難道能找上道祖,稟報他,要拆了他的道觀嗎?
他們不能。
搬動都不行。
道祖若是問起,為何要搬動,該如何回答?
何況,道祖已經數萬年沒有露過面了。
期間也只是降下過數道法旨。
佛門,進退兩難。
“那這是?”許成仙回頭看了看,“這是半山腰吧?”
“是半山腰。”凌霄走了過來道,“道觀不能搬動,但靈山卻可以動。”
靈山便長高了一大截。
所以山腳上的道觀就到了山腰處。
佛門又在新的山腳之下,建了一座富麗堂皇的佛寺。
如此也就省了來靈山朝拜的弟子,每每都要先走道觀,拜過道祖的辛苦。
主要是,不必再因此被旁人嘲笑,要做佛門弟子,便先拜入道門了。
這曾令不少佛門修士,覺得低了道門一頭。
何況,靈山上的佛陀菩薩,有不少都曾是玄門修士,后來叛出道門,皈依了佛法。
當年也沒少被人指著鼻子罵叛徒。
被罵不肖弟子。
像這樣的事情,佛門之內定然是不會常常提起的。
可在玄門就不一樣了。
凌云子從小到大不知道聽過多少。
凌霄身為炎昊王朝的女帝,更是玄門沙門的笑話,一起當解悶的消遣聽。
許成仙有想聽。
三人便站在這道觀里,你一句我一句,說得熱鬧。
絲毫也不顧忌,已經在靈山之中。
在佛祖的眼皮底下。
反正,不說這幾句,等見了佛祖的面,也是個死局。
那為什么不先說個痛快?
可他們敢說,旁人卻不敢聽。
老和尚快步往前走,已經出了道觀,往后頭去了。
道觀后面,又是一座寺院。
“師弟,咱們快跟著走!”天蓬一把拉住張謙,拽著他往前去追老和尚。
敖伯俊隨后跟上。
這兩個家伙,還沒有放棄對張謙的試探。
他們都擔心這位三師弟,身上藏著秘密。
最好是能趕緊的找出來。
別到時候,惹惱了佛祖,會牽連到他們的身上。
不怪他們多想。
是這事,透著古怪。
一年多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