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帝面對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震驚的目光,理直氣壯的說道:"謹兒也大了,理應擔負起大燕的江山了。"
說完,目光柔和下來,臉上露出一抹愧疚,看了看太后娘娘,又看了看皇后娘娘。
"朕這些年忙于朝堂上的事情,沒有好好的在母后膝下盡孝,也沒有好好的陪過皇后,如今合該把天下交給謹兒,好好的陪著母后和皇后四處走走了!"
笑話!掌管天下哪里有尋仙問道重要?
說不定自己去了神仙山,還能和神仙們下下棋,喝喝茶呢。
正德帝想到這些,不由的心情激蕩萬分。
恨不得兒子現在就回來,自己立馬陪著太后和皇后啟程。
皇位什么的,在和神仙下棋面前,根本就不值錢。
太后娘娘聽了皇上的話,也有些意動了。
她自然樂意兒子在身邊陪同盡孝了。
她這般年紀了,出門一趟不容易,不知道還能不能活著回來。
若是有個萬一,臨死之前兒子能在身邊,自然是最好不過了。
太后娘娘卻是不知道,有朝一日因為出宮這件事情,整個后宮都亂套了。
皇后娘娘聽了皇上的話,卻是有些遲疑。
"謹兒不及弱冠,還未成親,皇上若是離開,謹兒怕是震懾不住朝堂上的百官……"皇后娘娘猶豫的道。
她可不想兒子太累,整天被政事纏身,連談情說愛的時間都沒有。
最好是皇上多干幾年,讓兒子輕輕松松的娶媳婦,和媳婦開開心心過幾年黏糊日子。
至于皇上……
哪里有兒子重要!
正德帝不知道皇后的真實想法,以為皇后只是擔心兒子在朝堂上威信不足,不足以掌管天下。
"皇后過濾了,謹兒自小聰慧沉穩,這些年更是文韜武略樣樣精通,朝堂上那些老狐貍在謹兒的手里,翻不出水花來!"正德帝斷然說道。
說完,頓了頓,又補充道:"再者,有福丫在旁邊幫襯,那些想要欺負新帝年幼的老狐貍們,必定會自食惡果,倒霉透頂!"
這種事情,他深有體會,最有發權了。
想當初,他在大柳樹村遭遇的那些倒霉事……
算了,不提也罷。
總之,他這輩子就沒有那么倒霉過!
皇后娘娘看著皇上,表情變得有些古怪。
她雖然沒有親眼見過,皇上在大柳樹村的諸多經歷,卻也無意中聽過幾耳朵。
不過,目前看來,她好像是聽到的太少了。
"就這么說定了,等謹兒回來,朕立刻寫詔書退位!"
正德帝一錘定音。
說完,又看向被放到一旁的書信。
臭小子的信里,到底有沒有提起自己這個父皇?
自己可是連皇位都要給他了……
皇后娘娘和太后娘娘都順著皇上的目光,眼睛落到了信上。
"男孩子和小姑娘總歸是不同,寫信都是寥寥幾句。"太后娘娘笑著搖頭道:"哀家每次接到兩個孩子的信,只看薄厚就知道是誰寫的了。"
說完,頓了頓,有些好笑的又道:"這一看便是謹兒寫的。"
皇后娘娘也笑了,伸手拿起信,說道:"母后說的是,男孩子寫信三兩語,只是報報平安,到底比不上閨女貼心,知道親人惦記,有寫不完的話……"
皇后娘娘一邊說,一邊展開了信紙。
正德帝立刻把頭湊了過去。
皇后娘娘斜看了正德帝一眼,又不動聲色的看向桌子上的信封。
信封上明明白白的寫著"母后親啟"幾個大字。
正德帝:"……"
正德帝面不改色,繼續歪著腦袋看信。
皇后娘娘:"……"
皇上的臉皮越來越厚了。
信里簡簡單單幾行字。
大意就是問安,又說自己和糖寶一切平安,勿掛念,望母后保重身體。
正德帝看到里面沒有一個字提到自己,忍不住臉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