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不容她嫂拒絕,挽起袖子去灶臺前和面。
攤了一簸子煎餅,又弄了一鍋胡辣湯。
到晚上十點時候,端到柴房那邊讓大伙墊肚子。
大家吃飽喝足,又繼續開干。
到天亮,上百張獸皮處理得干干凈凈。
盧圣玲在院子里架上晾曬架子,把獸皮一件件鋪張晾曬。
因為在柴房烘了一夜的緣故,獸皮吹個一天也就干得差不多,趁這個功夫,盧圣玲去鎮上買了紙筆回來,在紙上畫出羊毛大衣、貂皮披肩的圖樣出來。
這一畫,就是四五十個款式。
等獸皮晾干,接下來就是張懷妝的工作。
張懷妝按照盧圣玲給的圖紙進行縫紉。
不過上百張獸皮,靠張懷妝一個人踩縫紉機也不是個事。
時間一拖長,冬天都過完了,獸皮大衣和披肩什么的,誰還會買?
為了盡快完工,盧圣玲把娘家村里的婦女老人,但凡會點針線活的都叫了過來。
能自帶縫紉機的更好,工錢也會給得高一些。
當然,以盧圣玲一家人的臭名聲,大伙兒都不愿意來。
后來是見張懷端也在,就看在張懷端這個盧家女婿坐鎮的份上,才勉勉強強地過來干。
盧圣玲可能耍賴,但張懷端不會。
盧圣玲手把手地教她們裁剪,然后照著圖紙縫制,不出一會就都上手了。
娘家院子里,即使大冷天的,也個個忙得熱火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