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島城待了十天左右,我回了老家一趟,因為大伯去世了。
其實這兩天我很忙,省里的大領導要過來指導工作,還有十幾個年終會議排隊等著我。
另外,老家那邊的環境很復雜,我回去的話,肯定會帶來各種各樣的影響。
但我還是決定回去一趟,送大伯最后一程。
人嘛,任何時候都不能淡漠親情。
另一邊,得知消息后,秦紅菱帶著還沒有放假的方正,也從昆城那邊立即回了老家。
她一直就是一個很講情義的女人,這些年,只要回到老家,必定會去大伯家一趟。
而且還會不定時的讓方正跟大伯打去電話,慰藉他們老兩口的孤單和寂寞。
在老家的那些風風語中,她的形象并不是那么的讓人稱頌,但她并不在乎那些,依舊堅持做自己。
可以說,她雖然是一介女流,但心中的情義并不比我們這些老爺們少哪去。
所以,得知秦紅菱也回了老家,我壓根不覺得意外。
......
等省里的視察工作結束后,我是當天傍晚驅車返回的老家。
由于雨雪天氣原因,路上堵了三四個小時,等我抵達老家的時候,時間已經是第二天清晨八點了。
距離大伯出殯還有兩個多小時。
其實此時回來的火候剛剛好,既沒有耽誤見大伯最后一面,也隱去了行蹤,間接少了很多麻煩。
沒有驚動任何人,我讓車子無人的僻靜處停了下來,接著我徒步朝家走去。
隨著悲愴的嗩吶聲入耳,我內心的那股傷感就像墨水滴入水盆一樣,不由的氤氳開來。
隨著我的步步臨近,兒時的一些回憶也不由浮上心頭,也讓我想起了英年早逝的堂哥出殯時的一幕幕舊事。
總感覺堂哥去世沒幾年,可悠然之間,已經過去整整十九年了!
“方巖回來了!”
大伯家門口圍了不少人,雖然有前來吊唁的親戚,但還是本村人占據大多數。
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或許不認識我,但一些六七十歲的老人都是看著我長大的,還是能認出我的。
然后,還沒走到門口,我就被本村的一個叔叔認出來了。
“嗯,有財叔,您的身體還好吧?”
我上前握著一位瘦小老人的手,關心的問道。
“我還行,你......你怎么回來的?就你一個人嗎?”
有財叔顯得有點激動,給人的感覺,他面對的不是同村的一個小輩,而是某個了不得的大人物似的。
“車子在外面停著呢。”
我溫和說道,做足了晚輩禮。
隨著我跟有財叔的簡短交流,其他人也很快知道了我是誰,然后紛紛投來震驚而又興奮的目光。
別說在我們本村,在整個鎮上,我的名字就是傳奇的代表。
而我又常年不在家,此時近距離接觸到了真人,包括有財叔在內,他們表現異常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你爸他們都在里面呢,你進屋吧!”
我點點頭,然后又低著頭走進了大門。
不是我不近人情,主要大部分人我都不認識,而且這種場合也不適合過多的打招呼。
所以,哪怕是本村人,我也只能故作高冷。
院子里基本上都是自家人了,我爸媽,幾個堂哥,包括秦父秦遠方正也都在。
先是簡短的寒暄兩句之后,我便在我爸的引領下,來到了堂屋。
大伯的棺材就放在堂屋的正中間,一如當年的堂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