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北宋穿越指南 > 0015【男主人的書房】

      0015【男主人的書房】

      “好爽啊,就沒洗得這么痛快過!”

      朱國祥端著油燈回客房,朱銘跟在后面伸胳膊抬腿,時不時還來一個體操動作。

      在山里轉悠半個月,一路披荊斬棘,又累又餓,精神緊張。陸陸續續,還遇到猛獸和歹人,心理和生理都已繃到極限,如今總算可以暫時舒緩一下。

      洗澡可以放松,白天跟小孩逗悶子,同樣是一種情緒宣泄。

      人類,終究不是機器。

      屋里有類似書桌的家具,朱國祥把油燈放好,轉身打量四周的陳設。

      朱銘也在到處轉悠,瞅見角落里有個箱籠,就是《倩女幽魂》寧采臣背的那玩意兒,忖度道:“這里可能是男主人的書房。”

      朱國祥撿起桌上一本書,封面印著《幼雜字》。

      翻開細瞧,全是兒歌般的打油詩,皆由常用字組成,方便孩童學習簡單字詞。

      靠墻的床榻比較窄,可能用于讀書疲倦了小憩。

      朱銘笑著評價:“男主人挺有格調,就幾間茅草屋,居然辟出個專用書房,而且還有用來休息的小床。”

      朱國祥轉身一瞧,出制止道:“別亂翻人箱子。”

      “又沒上鎖,找本書讀讀。”朱銘從榻下拖出個木箱。

      掀開箱蓋,里面全是書!

      而且為了防潮,箱底和箱壁都放有稻草。

      朱銘撿起幾本查看書名,嘖嘖稱奇:“書香世家啊,北宋的科舉教材全在這兒。”

      “我看看。”朱國祥突然來了興趣。

      科舉教材被朱銘挑出來,剩下的書塞回箱子里。

      一共揀出七部儒家經典,即《論語》、《孟子》、《詩經》、《尚書》、《易經》、《周禮》、《禮記》。

      朱國祥仔細瀏覽完書名,說道:“果然跟明清不一樣,不是考四書五經。”

      朱銘闡述道:“《論語》和《孟子》必考,宋人叫做兼經。另外五部叫做大經,選擇其中一部學習即可。所以北宋后期的科舉,只學三部經書就能上考場。”

      “那倒是簡單,花費十年時間,三本書硬背也能背下來。”朱國祥點頭道。

      “這是改革之后的,”朱銘說道,“在王安石變法以前,別說科舉考試的書籍,就連科目都能讓人頭暈目眩。”

      朱國祥不解問:“科目?”

      “你可以理解為某某專業,”朱銘解釋說,“最好的專業是進士科,其他專業統稱為諸科。什么九經科,什么五經科,什么三傳科,亂七八糟一大堆,每一科的教材還不相同。”

      朱國祥問道:“王安石的變法成果,不是被政敵廢除了嗎?”

      朱銘說道:“科舉改革內容沒有廢除,因為在科舉改革方面,王安石和司馬光是一致的。當時的名臣,只有一人反對,你猜猜是誰?”

      “蘇軾?”朱國祥說出個名字。

      朱銘頓感驚訝:“你怎么知道?”

      朱國祥說:“當時的名臣,我只曉得有王安石、司馬光和三蘇父子。”

      朱銘瞬間無語。

      “這么說來,蘇軾倒像是頑固派了。”朱國祥說。

      朱銘詳細說道:“蘇軾對于科舉改革,也不是全都反對,他只是反對取消詩賦。但這又屬于改革重點,因為改革以前,詩賦在進士科的分量非常重。一首詩,一篇賦,這兩樣寫不好,考進士肯定要落榜。”

      朱國祥表達自己的觀點:“確實該取消詩賦,哪能靠文學作品選官?詩賦改成了啥?”

      “申論。”朱銘吐出個現代詞匯。

      “呃……好吧,非常合理。”朱國祥做出最終評價。

      蘇軾,還反對試卷糊名,理由是可能選出道德敗壞者。

      朱銘隨手拿起那本《孟子》,踱步走到書桌前,借助油燈的光亮翻看。

      準確來說,這是一本《孟子章句》,由東漢經學家趙岐做注解。

      朱銘只讀過朱熹的《孟子集注》,上大學時囫圇翻了幾章,就扔進抽屜里吃灰塵。

      后來搞自媒體,為了做理學系列視頻,他把《四書集注》都翻爛了。古文水平倒是大有長進,可惜點擊率低得愁人,而且掉粉非常嚴重,因為客觀評價朱熹會被鍵盤俠拉黑。

      此時此刻,閱讀趙岐的《孟子章句》,朱銘自然而然想起《孟子集注》。

      朱熹的種種批注,清晰浮現于腦海,跟趙岐的批注兩相對照。

      翻看幾頁,朱銘大概看明白了。

      趙岐的批注一板一眼,下筆時特別守規矩。而朱熹的批注則夾帶私貨,完美體現啥叫“六經注我”,通篇都在用《孟子》闡述理學。

      正要把書放回去,忽從書中掉出一張紙。

      朱銘撿起來閱讀,紙上抄寫著王安石的《王霸論》。末尾還有抄寫者的讀后感:朝聞道,夕死可矣!

      王安石不僅是改革家,還是一位非常重要的理學家。

      《三經新義》是改革派的思想武器,被王安石確立為科舉唯一指定工具書。司馬光后來得勢,也只敢把王安石的《字說》給禁了,依舊允許考生引用《三經新義》來答題。

      無他,這三本書太厲害了!

      甚至后來朱熹寫《四書集注》,也是沿著《三經新義》的路子在走。

      朱銘快速翻找完全書,發現書里夾著許多小抄。除了王安石的文章,還有二程、張載、司馬光、呂惠卿等人的作品,內容都是對《孟子》經義的闡述。

      朱銘感慨道:“這本書的主人,看來是真心向學啊。”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