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漢陽郡,冀縣城外。距離冀縣城外數里處的一塊農田附近。隨著天氣轉暖,二月百姓已經開始春耕。冀州周邊的田地當中,隨處可見的都是在農田當中忙碌的百姓。而最近幾天,這冀縣外的農田當中,出現了一幕奇景。上百名涼州騎兵停在一片農田之外。而農田之中,有一個身著短褐,挽著褲腿,身材雄壯的身影從早到晚都在時時刻刻不停地認真耕田。而這個人,如今冀縣,乃至于整個漢陽郡都沒有不認識的。整個涼州,都沒有不知道的。這就是當今的漢陽郡太守,破羌將軍。段羽。冬季的時候,段羽幾乎走遍了所有漢陽郡的鄉亭。而在段羽的推動之下,漢陽郡頒布了一個新的政令。政令的名字很可愛。甚至有些幼嫩。名字叫做手拉手。沒錯,這個嶄新政令的名字就叫做手拉手。政令具體的內容就是,在冬季雪災之時,鄉亭當中的有秩,三老這些官員,一定要對受災的百姓家中進行登記造冊。將鄉亭當中有困難,需要幫助的家庭全部都記下。然后由縣一級解決上報,最后歸總到郡中。在由漢陽郡統一將這些發放出去解決受災問題的錢糧補充。如果一個鄉亭當中,在冬季出現五人,或者是五人以上被凍死餓死的情況,那么當地鄉亭的小吏便統一都要下臺。在段羽強勢的政令推行之下。漢陽郡一整個冬天都充斥著溫度。這一點百姓最有體會。而段羽也經常抽空的在鄉亭之間游走,親自督查。毫無疑問,這新政的效果在段羽強勢的手腕和態度推行之下,得到了很好的落實和解決。這一冬天,漢陽郡內凍死的百姓少之又少。百姓都念著段羽的好。越是苦寒之地的百姓就越是民風彪悍,也相對于更單純。誰對他們好,他們就會以數倍的好還回去。所以,段羽如今在漢陽郡的聲望,說是如日中天都可能保守了。以前百姓罵官。是因為官不作為。而如今,誰要是敢罵一句段羽,那怕是會被從鄉亭當中轟出來。此時,時間臨近晌午。貂蟬還有董宜乘坐著馬車,正朝著段羽所在的農田的位置而來。車廂內,兩個被裹在襁褓當中粉雕玉琢的小嬰兒正在吸吮著手指。兩名侍女一人抱著一個。初為人母的貂蟬還有董宜如今身上越發具備那種成熟女人的韻味了。兩個孩子,一兒一女。貂蟬比董宜早懷孕了幾日,生產也比董宜早幾日,產下了一名女嬰。段羽給長女取名為段宸。而董宜生的則是兒子,也就是段羽的長子。段羽給起名為段沐。自從有了這一雙兒女之后,段羽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涼州一系的武將也好,官員也好,在他身邊忽然便的凝聚力更強了一些。李傕,郭汜,王方,李蒙,還有張繡這些人原本雖然不至于說消極吧,但因為董璜一事過后,總有些芥蒂。但在長子出生之后,這些人就越發的努力起來了。至于為什么,段羽心中自然明白。立長立嫡,不管從任何角度上來說,段沐是長子,也是嫡子。這就等于段羽以后已經有了延續。一股勢力,一個派系,必須要有傳承,才能穩定。不光是李傕郭汜等人,就連李儒,華雄,還有在龍息的張濟一眾人也都時常的會派人來送上一些禮物。還有董宜在處理董璜以及牛瑤娣一事上展現出的大義滅親,和以往的能力,也足以證明了她沒有私心。足以起到和成端段羽后宅安寧的一份作用。似乎貂蟬也已經默認了董宜主導的地位。馬車來到了段羽所在的田邊之后停下。董宜還有貂蟬兩女懷抱著一雙兒女走下馬車。而侍女則是提著兩個食盒。此時,段羽還在田里揮舞著鎬頭奮力的耕田。田間地頭周圍站著的都是持刀的侍衛。“君侯晌午了,吃飯了。”董宜看著地里正在耕田的段羽呼喚了一聲。段羽抬起頭來,然后笑了笑,將手里的鋤頭放在了一旁。“我不是說了嗎,外面風大,讓侍女們送飯就好了。”段羽一邊說,一邊在身上蹭了蹭手,然后伸手就去逗弄被貂蟬還有董宜抱在懷里的一雙兒女。兩只小手從襁褓當中伸出,抓住段羽的手指咯咯直笑。段羽臉上也露出了發自內心的微笑。侍女將食盒放在面前。“在這里吃?”董宜看著段羽問道:“還是回馬車上吃?”段羽扭頭看了看周圍還有在地里忙碌的百姓,然后沖著一旁的鐵石頭招呼了一聲。“石頭,你去吧這附近的幾個老鄉都請過來,就說我讓他們一起過來吃飯。”鐵石頭連忙點了點頭,然后就沖著周圍的農田走去。“就在這里吃吧。”段羽指了指地面:“百姓不都也是在這田間地頭吃飯的嗎。”董宜無奈的笑了笑說道:“哪有耕田的太守啊。”段羽揮了揮手道:“帶著孩子先回去吧,外面風大,晚上我就回去了。”兩女乖巧的點了點頭,然后回到了馬車上。不多時,鐵石頭已經將附近耕田的六七名百姓都邀請了過來。和段羽穿著打扮的差不多的百姓看起來都有些拘謹。段羽招呼鐵石頭,將食盒里面的飯菜都拿了出來,然后擺在了地上。段羽則是直接席地盤膝而坐。“都坐,都坐吧,不要拘謹,就當我是你們家人一樣。”段羽看著幾名百姓說道:“就是簡簡單單吃個飯。”幾名百姓相互看了一眼,然后便都圍繞著段羽的周圍坐下了。“石頭,去多盛飯來。”“干了一上午的活都累了,還有,讓侍衛們也都去吃飯吧。”段羽說道。鐵石頭點頭之后去辦。不多時,大碗大碗的飯就端來了。段羽手捧著大碗,盤膝坐在地上,一手拿著筷子沖著幾人笑著說道:“都吃,都吃,別客氣,就和在自己家里一樣。”看著幾人還沒有動筷,段羽便甩下打樣,拿著碗筷開始大口朵頤。幾名百姓見狀也都放開了一些,然后開始和段羽一同吃飯。段羽還時不時的給幾人夾菜。其中有一名年過五旬的老者,頭發已經花白,身形佝僂,一看便是長年累月在地里勞作。“大人涼州有大人這樣的官員,是我們百姓的福氣啊。”坐在一旁的幾名百姓也都跟著點頭附和。段羽謙虛的笑了笑說道:“老丈,我之前也不過是起于微末之計。”“知曉天下百姓之苦。”“老丈放心,只要我段羽還有一日在涼,就會讓涼州所有百姓,都有一口飯吃上。”老者用力的點頭道:“老朽相信,相信大人乃是一心為民這天下間,哪有如大人這等高位,還親自在田地耕種,體察民意之官啊。”一邊吃飯,段羽一邊又詢問了這幾年的氣溫,包括地里的收成以及一些關于耕種的情況。這些事情,問官員,官員會有相應的回答。但是卻絕對不如常年在地里勞作的百姓回答的詳細。如今的氣溫正處在一個動蕩的時期。不是說依靠勤勞就能解決的問題。所以段羽是想著另外在開辟一個辦法。想辦法能夠讓涼州的百姓都吃上一口飯。也只有這樣,在引人口入涼的時候,才能穩定住涼州人口的持續增長。通過這幾天耕田。倒也不是沒有收獲。耕地一項的種子改良詞條已經升級了。升級到了一個全新,名為風調雨順的詞條。這個詞條的作用就是,他如今治下的土地,都可以風調雨順。也就是說,只要他還在漢陽郡,漢陽郡今年就可以風調雨順。擺脫自然氣溫的災害。再加上去年在晉陽獲得的種子改良,可以增加產量。可想而知,今年秋收,一定是一個大豐收的年景。正當段羽和幾名百姓詢問耕種事項的時候。賈詡騎著馬來了。“君侯,洛陽,冀州,分別有消息來了。”“是關于太平道的。”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