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官員聽到羊子要拿出儒家兩千多人支持扶蘇辦學之事,也是愣了一下。
因為在他們看來,知識應該只能在他們世家之中流傳。
這是保持他們地位的基礎。
若是讓其他普通黔首也學文識字,豈不是要危及他們的地位。
這是他們所不愿意看到的。
沒想到,反抗最為激烈的儒家,竟然第一個答應。
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么?
扶蘇聽到羊子這話,不由得點頭,贊許道:“不愧是儒家,朕果然沒有看錯你們。孔圣之德是流傳下來的,儒家不負朕的期望,此乃教化萬民之功,必將載入史冊,而你們儒家,將會在這段歷史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后世子孫,定然會記住今日,記住爾等付出!”
羊子立即拱手道:“儒家應是大秦的儒家,是陛下的儒家,更是天下萬民的儒家。孔圣之學,我們得以傳承,也應當繼承孔圣之志,繼續將儒家之風傳揚出去,造福萬民,開化萬民。陛下此舉,乃是為萬民開智,是功在千秋之舉。若我大秦百姓,人人都有學識,都懂君子之風,懂仁義禮智信,大秦何愁不興?此舉,不弱于始皇陛下鑄造萬里長城之功!陛下之德,包舉宇內也!”
扶蘇聞,嘴角不由得露出一絲笑意。
不過,這絲笑意很快就被壓制了下去。
如今站在這個位置,扶蘇才明白,這些贊譽猶如饞了蜜的毒藥,嘗多了,就會上癮,最后能要命!
而儒家,最擅長的似乎就是這個!
這也讓扶蘇警惕起來。
他走回龍椅坐下來,此刻有些明白,為何那么多人說這個位置不好坐。
這個位置,確實不好坐。
其他官員此刻也明白了原因。
雖然這樣做,會損害他們世家的利益。
將會知識傳播出去,必然會影響他們在朝堂中的地位。
官員也不再是他們世家的專屬。
他們更能夠看明白,扶蘇此舉,意在削弱他們世家在朝堂中的影響力。
但是,耐不住這青史留名的誘惑啊!
在場官員有一位算一位,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誰不想青史留名?
誰不想身死之后,留下身后名?
當即,立即紛紛有官員站出來:“吾道家,愿為陛下集結道家學子,為大業效力!”
李由見狀,也連忙出列。
雖然此次事情過后,他被摘去了郡守一職,但卻留在了咸陽之中。
他可以感受到,這是他父親在為他鋪路,以后站在父親曾經的位置上,也未嘗不可。
如今這等機會,他怎么能錯過!
“陛下,臣也愿意集結法家眾,為陛下效力!”
其他各派學說的成員,也紛紛出列,表示支持。
一些世家之人,也表示愿意讓家中子弟前往一線教學。
扶蘇很滿意地看著這一幕。
張良嘴角露出一絲笑意。
昨天他就跟趙驚鴻說過,剩下的事情就交給他來做。
你看,不就如此簡單嗎?
“張良。”扶蘇開口。
“臣在!”
“此事就交由你來負責,讓他們擬好名單,交于你來審核。雖然我們學堂乃初建,但也不是誰人都能進來的,一定要嚴苛把控,禁止有濫竽充數之人,更禁止有心懷不軌之人。”扶蘇沉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