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景云輝這邊也得到消息。
原來是陳凌康率領著一個營的兵力,成功打進勃固市,這才導致南洛軍的主動撤退。
景云輝等人大喜,沒有耽擱時間,全軍立刻推進到南洛軍構建的防線里。
順勢還接收了南洛軍‘遺棄’的大量彈藥。
以景云輝為首的拉蘇軍主力,并沒有著急離開南洛軍防線,而是進一步的加固了這條防線。
當金三角的軍閥聯軍追擊至這里的時侯,拉蘇軍以南洛軍的防線為依托,立刻對金三角聯軍展開猛烈反擊。
這條本應該是用于對付拉蘇軍的防線,現在反倒成了拉蘇軍打擊金三角聯軍的利器。
這一戰,追擊而至的金三角聯軍,被拉蘇軍打得大敗,損兵折將無數。
他們的趁勝追擊之勢,也隨之蕩然無存。
金三角聯軍倉皇后撤。
至此,拉蘇軍才撤離南洛軍防線,一路北上,返回拉蘇。
這是拉蘇軍與金三角方面爆發的第一場大規模武裝沖突。
雙方之間,也談不上誰勝誰敗。
如果就戰損而,無疑是金三角方面輸了。
此戰,拉蘇軍折損了一千多人。
其中陣亡的士兵有五百多,重傷士兵六、七百人。
反觀金三角方面,各方勢力的傷亡加到一起,超過三千。
總損失幾乎是拉蘇軍方面的三倍。
雙方的戰損比接近一比三。
但是就既定的戰略目標而,拉蘇軍則是失敗的一方。
他們并沒能打到金三角的核心腹地林溪。
對于金三角的毒品種植基地,也沒能造成有效打擊。
當初制定的兩個戰略目標,只完成了一個小目標。
就是成功偷襲了孟力,擊斃了飛虎堂的一把手趙觀海。
只是另一個目標人物趙旭龍,依舊存活。
所以即便是這個小目標,他們也只是完成了一半,還留下個尾巴。
此戰的教訓,對于景云輝來說,也是非常的深刻。
起碼是讓他明白了一件事。
金三角的問題,真就不是靠一場戰爭或者幾場戰爭能夠解決的。
歸根結底,這是一個社會性問題。
金三角地區的男子,要么在各個武裝部隊里服役,要么是為各個武裝勢力種植罌粟,制造毒品。
總之,軍閥與平民,完全處于一個利益鏈條當中,屬于利益共通l。
所以,與金三角作戰,看似是和各軍閥武裝打仗,實際上,是在和整個金三角的人民作戰。
如果不能把金三角地區的民眾,從這個利益鏈條中剝離出來,那么對金三角的任何戰爭,任何勝利,都是毫無意義的。
哪怕打死打傷再多的武裝分子,他們依舊能快速的補充上兵員。
除非你能把這個地區的人民全部抹除掉,讓該地區變成無人區。
但這又是不可能的。
此戰之后,景云輝算是認識到,想要解決金三角的問題,太難了。
金三角每年生產制造的海洛因、冰毒,數量之巨大,占了全世界產量的一半還多。
就是這么一顆大毒瘤,就這么一個亞洲地區的頑疾,明晃晃的擺在那里,卻誰都動不了它,還真不是沒有原因的。
恐怕真就像哥丹佐說的那樣,要想解決金三角的問題,得傾蒲甘、暹羅、寮國三國的全國之力,外加一個強有力的區域霸主,才有機會讓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