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普生說著,轉身看向了身后一個五十多歲的中年男人。
“玉浦通志,這就是兩省之間連通的道路,如果是國與國之間還能理解,可這是省與省之間的分界線,都是我們的國土,是不應該這么涇渭分明的,看來,我們是應該重視一下省與省之間的交通建設,有些工作不能總停留在規劃上啊。”
被王普生稱作玉浦的中年男人就是黃副部長黃玉浦,在龍山市迎接的時侯,他從車上下來,沖陳明浩微笑的點了點頭,
那個時侯陳明浩就確定對方是知道自已的。
“您說的對,有些東西確實不能只停留在規劃上,是該逐步的實施了,尤其是像龍山市這樣的山區,路通了,群眾的出行就解決了,這大山里的特色產品也就能走出去了。”黃玉浦鄭重的說道。
顯然他是聽見了陳明浩在車上向王普生匯報時說的話。
聽見他們的對話,陪通的人員心里都明白,這基本上是定調子了。
孫維平、范振華、陳明浩等黔桂省的陪通人員聽見他們的話,心里都很高興,但都沒有表露出來,倒是張玉琴聽了之后,臉上露出了興奮的笑容。
很快,他們就坐車返回到了縣城,因為已經是中午一點多了,便直接來到了縣委機關食堂。
遠寧縣根據陳明浩前幾天的要求,只準備了一頓便餐,既沒有擺酒水,更沒有放香煙。
這樣的標準雖然顯得有些寒酸,但王普生和孫維平他們都很記意,這符合他們出行的一貫作風。
吃過中午飯以后,王普生一行人沒有休息,也沒有到遠寧縣委機關里去,而是坐車在縣城里看了看,隨后跟著張玉琴去到了郊區,查看了鄉村公路建設。
這是王普生臨時起意的,這項工程本身也是屬于他分管的范圍,既然來了,也想實地看一眼貧困山區的鄉村公路建設的怎么樣。
張玉琴帶他們走的是往市里方向的那條路,是方便王普生他們回市里的。
出了縣城沒多遠,在主路的一個岔路口,張玉琴的車子便停了下來。
“王x,這條路便是我們眾多鄉村公路中的一條,這條路全長有五公里,連通了兩個行政村。”
等王普生他們下車,張玉琴指著腳下的水泥路面,對他說道。
王普生、孫維平等人認真的看了看這條路,從路面的新舊程度看,顯然是剛建好沒有多久。
“小張書記,你們縣里目前建設了多少條鄉村公路,總里程有多少?”王普生問道。
“王x,各位領導,從鄉鎮公路建設實施以來,我縣共建設鄉村公路……”
張玉琴將遠寧縣鄉村公路建設的情況說了出來。
“你們是采取什么樣的建設方式建設的?”孫維平插話問道。
“在陳書記來龍山市工作之前,我們的鄉村公路建設都是采用的招投標形式由相關的建設公司來建設,從去年開始,市里就建議各縣區采用‘以工代賑’的方式來建設鄉村公路,不僅讓村民增加了收入,而且還保證了鄉村公路的建設質量。”
聽見張玉琴的回答,王普生看了看陳明浩,又看了看孫維平,他明白對方問這話的用意。
在路口看了一眼,王普生沒有提出往里面走的建議,因為他們這一路過來,不管是界標處,還是鄉村公路,全都是臨時起意,如果再提出到村莊里去,他怕給陳-->>明浩和這個女縣委書記添麻煩,尤其是陳明浩這個年輕的市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