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綿大口大口喘著氣,指著里面的東西道:“都是回來的時候嬸嬸們硬塞給我的,要不是真的裝不下了,還能更多。”
除了自己種的菜,里面還有雞蛋和紅糖,甚至還有一條鮮活的大草魚,至少也有個七八斤。
這全是回來的路上被隊里的叔伯嬸娘們硬塞進來的。
江綿拒絕完全無效,不然人家是直接往她背篼里扔啊!
后來見她兩只手是真的抱不下了,還貼心的把籃子硬塞給了她。
江綿哭笑不得。
倒不是沒體會過生產隊的叔伯嬸娘們的熱情,可這么夸張的還是頭一回。
他們甚至怕把背簍底下的豆腐給壓壞了,還特意找了個小竹筐倒扣在上面,江綿攔都攔不住。
楊蘭看著里面的東西亂七八糟的也是笑得無奈:“這是他們在感謝你呢。”
香盒廠終于完工,也就意味著每家每戶都能出一個人廠里當工人了。
這對整個半山村生產隊的鄉親來說都是一件足以改變命運的大事,他們怎么可能不感謝拿出藥方的江綿?
以前江家在生產隊給人看病的確也是一件好事,但鄉親們的日子卻并不會因此有太大的改變。
可這一次不同。
香盒廠還沒建好之前劉長林就已經放出話了,只要是半山村生產隊的隊員,每戶都可出一個人進廠上班。
農民下地掙工分,一年到頭下來也就攢個十來塊,這要是家里勞動力不夠孩子卻多的,那甚至還要倒欠隊里的糧食。
可工人就不一樣了。
一個月最少也有十幾二十塊的工資,一年下來就是兩三百塊,足夠養活一家老小了。
而香盒廠之所以能成立,完全是因為生產隊有個江綿。
要是她自私一些,完全可以把驅蚊的方子賣給那些藥廠,可偏偏她把方子拿了出來,就是單純的想讓生產隊里的鄉親們日子過得好一些。
生產隊的隊員們并不是眼盲心瞎,所以他們由衷的感謝江綿的付出。
哪怕今天劉長林說的很明白,日后這香盒廠有兩成的利潤是要單獨算在江綿頭上的也沒人眼紅,因為他們知道,要不是江綿他們根本就沒有成為工人的機會。
“都是大家的一片心意,都收進屋吧,正好晚上能加菜了。”
楊蘭把東西分了分,把魚和菜都送到江大伯家的廚房。
剩下的則是讓江綿放自家灶房去。
江綿把東西放到灶房,就看到二哥正蹲著燒火,三哥則是在用熱水燙雞毛。
而四哥面前則是放了一個大鐵盆,里面竟然全是田螺!
江綿又驚又喜:“四哥,你們今天去摸螺螄了?”
江嶸得意的笑:“是啊!就我摸的最多!可惜今天吃不了,得養到明天吐吐沙才行。”
江綿想到炒田螺,也有些饞了。
今晚大伯做的飯還沒開始吃呢,她就饞上明天要吃的螺螄了。
江崢看著她拿回來的菜,挑眉道:“這都是外頭的叔伯嬸娘們送的吧?”
江綿點點頭:“太熱情了,完全拒絕不了!還好我就一雙手,不然還能更多!”
江崢笑著指了指門口的籮筐:“你看里頭都是啥。”
江綿過去一看,頓時瞪圓了眼睛:“怎么這里也是菜!還這么多!”
這籮筐老大一個,是平時用來裝糧食的,現在也被各種蔬菜果子給裝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