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影兒的事兒?當年公安親自走訪過的,早就將她干的那些事兒查得一清二楚了。”趙月嵐道:“當年我是小,但我會長大,我也沒傻,她不配當我媽。”
“是是是,不配,咱不提她,不提她。”
幺姑啊幺姑,你看看你都干了什么事兒呀?
被親女兒扯下遮羞布,自己這個侄兒是篼不住了。
南城縣趙家村后山墳壩里,一座不起眼的墳堆前立了一塊石碑:烈士趙清林之墓。
“我爸說當年趙姑父回鄉探親你剛出生,再回來就是縣武裝部的人送回來的一個骨灰盒了。”
陳醫生道:“聽說他的遺愿就是回家,回趙家村看看你。”
趙月嵐眼淚一下就流了出來,跪在了這堆低矮的土堆前。
“爸,我是小嵐,是我不孝,我現在才來看您。”
趙月嵐問過了,趙清林祖上是外來佃戶,自爺爺那一代起就是單傳,趙家村都是族親,并沒有血親了。
路過村口的時候,陳醫生還指著三間已經垮掉的土墻茅草房說那就是他家。
爺爺奶奶因兒子的死,兒媳的改嫁過度傷心,相繼離世,舅媽將她抱回去養了幾個月。
入鄉隨俗,為了來看望親爹,趙月嵐買了最大的鞭炮,買了很多的紙錢,還被賣祭品的人忽悠買了電視機手機金元寶衣服鞋子襪子……
“我爸死得早,新中國剛建立呢,一窮二白的,什么都沒有,這些燒給我爸,讓他也享受享受。”
其實大家都知道,不管賣祭品的人說的是真是假,反正后代子孫是信了。
趙月嵐一邊燒著紙錢,一邊向親爹匯報。
“爸,我過得很好,趙家對我很好,當親生孩子一樣養著,從沒讓我受過半點委屈。給了我很多的愛,也給了我很多的錢……”
這輩子最大的委屈就是親媽給她受的。
“爸,您有女婿有外孫,等有機會我帶他們來看您。”
“表姐,我放鞭炮了噢。”
“放吧。”
放火炮是告訴亡人:你的后人來祭拜你了。
當然,放鞭炮也是為了告訴世人:這棺墳還有后人。
“這半中午的,誰在后山放鞭炮?”
村委辦公室里一群人正在商討路邊舊房改造拆遷的事兒,突然聽到了鞭炮聲。
“我剛才好像看到有一輛小車停在了大房子前面,有幾個人提著大包小包往后山去了,不知道是哪一家的后人來祭拜。”
“哪一家?趙清林的侄兒,那個姓陳的醫生,我認得的,他帶著人去祭拜趙清林呢。”
“你說誰?”
角落里,拄著拐的陳春芬疑惑的問:“你說我侄兒陳政明來了?祭拜趙清林的?”
“可不,趙清林死了幾十年了,知道他家那三間祖宅要被拆遷要占了,你這個改嫁了的婆娘回來了;你娘家這個侄兒也冒出來了。”鄰居諷刺的說:“真的是窮在深山無人問,富在鬧市有遠親啊。”
“你不要這樣說,人家陳醫生那一家人每年正月初一都來祭拜了趙清林的,這一點我可以作證。”
“對對對,若說趙清林祖宅繼承人來說的話,我覺得陳政明都比陳春芬有資格些。”
“你們胡說什么,我是代我女兒來拿這個拆遷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