妞妞回鄉探親,也沒去劉家山那邊。
別人都說童年是美好的,只有她的童年是噩夢一場。
妞妞懂事早,記憶好,那些被打的被虐待的點點滴滴歷歷在目。
如果投胎可以選擇的話,她寧愿不出生。
有那樣一個爹,有那樣一個原生家庭是她的不幸。
當然,她很慶幸的是遇上了一個堅強的媽媽,帶著她離開了那個火炕。
有時候都在想當年要不是外婆帶著媽媽離開,媽媽會不會被打死,而自己的命運就是下一個媽媽。
是的,她長大后也見過很多人不幸福的根源就是原生家庭造成的,而他們沒有脫離原生家庭的勇氣,只能在那里內耗,不知不覺中就過成了最討厭的父母的模樣。
幸福和不幸福都是一個輪回。
對妞妞來說,她只有一個爸爸,就是蘭勇。
那記得那時候憨憨的蘭叔叔陪著她一起讀書寫字,還記得在放學時別的同學都是有爸爸媽媽,自己撒謊說蘭叔叔是她爸爸,同學們都很羨慕她爸爸長得高高大大的英俊瀟灑。
蘭叔叔滿足了小小年紀的她對好爸爸的所有幻想。
后來,蘭叔叔真的成為了她的爸爸。
媽媽生了兩個弟弟,但是自己在爸爸面前永遠是小棉襖。
她清楚的記得爸爸為她進文工團特意請了大師給自己開小灶,讓自己憑借特長實現了自己的理想。
她記得那年自己和符強結婚,爸爸和媽媽在京城為她買下了一個四合院做嫁妝。
她與蘭勇沒有血緣關系,卻有著深深的牽絆,有時候遇上什么委屈她都會給爸爸打電話訴苦,爸爸也會耐心的開解她;甚至直:沒事兒,閨女,你要是工作不順心不開心就轉業,爸爸養你們,爸爸有錢。
妞妞笑說爸爸你那么多錢,以后會不會分點給女兒。
爸爸說,給你分一半,給你媽媽留一半。
兩個兒子居然被她排斥在外了,妞妞就很好奇:那才是親生的。
“他倆要是有本事,不需要我給他留財產,有人脈有資源他就能賺;他倆要是沒本事,留再多都會被敗光的。”
蘭勇的回答道:“你不一樣,你是女兒,你又在部隊待了這么多年,那就是個清水衙門,你和符強津貼都少得可憐,我不想我的女兒買點什么都還要算計,對自己摳摳搜搜的。”
妞妞聽到這話鼻子發酸,在劉家就因為她是女兒連上桌吃飯的資格都沒有。
干活是她和媽媽的事兒,吃飯就在只能端個碗坐在漆黑的灶房案板上,別說肉了,好一點的菜都輪不上她們吃。
愛你的你唯恐給你的不夠,不愛你的人恨不得你喝風。
所以,妞妞從來不曾懷念過童年的一點一滴,全是苦難的回憶,有什么值得她去回憶的,她連走路過哪個方向都不樂意。
“媽,不是說你有三個車間嗎,怎么才兩個,中間還砌了一堵墻?”
“噢,我當時租廠房的時候不知道這是兩個自然村的,后來才知道有糾紛,就沒租那邊的了。”
趙大瓊沒將事情的具體原因告訴女兒,她從來不是愛訴苦的人,有些麻煩不讓她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