萠姐你說給爹寫一本書?”
田靜接到杜紅英電話的時候剛下課坐下來喝水,聽到這句話愣了一下,隨即很興奮:“可以,真的可以,把爹的一生寫成一本書,通過這本書了解中國農民命運、農村發展,是不可多得的真實樣本。”
“對呀,我也覺得。”杜紅英笑道:“怎么樣,田老師,有沒有興趣操刀啊。”
“有有有,姐,我們合作吧,我們合作為爹寫一本書。”
田老師是全國特級高中語文教師,桃李滿天下,日復一日的教高三語文,每天都過得像打仗似的,忙忙碌碌卻又總覺得缺少點兒什么。
寫書的事兒她以前想都沒想過,大姑姐這句話瞬間讓她找到了前進的方向。
“寫書這種事兒只有你來。”杜紅英笑道:“把我倒著吊起來也滴不出幾滴墨水了,更不要說文采了,不過,我們會為你提供很多的寫作素材。”
“好,我來寫。”
得知兒媳婦要給老頭子寫書,陳冬梅相當的高興。
要讓她提供素材,老太太講起來就滔滔不絕。
“娘,不急不急。”杜紅英笑道:“等小靜有空回來時,你給她講講爹小時候和年輕時候的事兒。”
老杜同志是民國時期的人,經歷過舊社會的苦難,據說小時候還給大戶人家放過牛。
想來故事肯定不少,他這平凡的一生也有很多出彩的地方。
“從你爹出生時說起嗎?”陳冬梅自然是知道的:“你奶奶那會兒經常說呢,我都知道。”
杜紅英打電話給田靜。
“姐,我下午下了班就來。”
“讓小靜回通安村。”陳冬梅道:“既然你們要給你爹寫書,我有些東西要交給你們。”
啥東西?
杜紅英陪著冬梅娘回到通安村,就見老太太打開了一個柜子,看著柜子里的堆放的東西杜紅英都愣了一下:書信?
“有你們寫回來的書信;有賬本子;有日記本;有工作筆記。”老太太道:“這些都是你爹寫的,我都留著呢。”
“你爹買的那些玩意兒,你們說有的值錢有些不值錢,我尋思著終究是能物件兒,你爹也說分給你們姐弟四人,就都分了。”陳冬梅一點一點的搬出來:“這些東西也不值錢,我也沒文化,識不到幾個字,但是我記得你爹每天在煤油燈下認真的一筆一畫寫字的樣子,這些都是他寫出來的,也有你們寫回來的,他放在柜子里,我也就保管著。”
陳冬梅還在柜子里拿出了幾包樟腦丸子。
“我怕蟲蝕,放了這個東西。”
“柜子高,沒回潮。”
“就是時間久遠了一點兒,有些紙都泛黃了。”
……
看著老太太拿著那些日記本,工作筆記本,那些信封,能精準的說出是哪一年什么情況下寫的,杜紅英鼻子有點發酸:做這些事兒,不需要錢,但需要很多的愛!
田靜回來看著這一堆的材料都震驚了。
“娘,我爹寫了這么多嗎?”
“是啊,寫得多呢,你爹當生產隊長前就開始寫了,那時候家庭條件差,他撿人家的煙殼紙來記下不少。”
陳冬梅將一個布袋子打開:好家伙,全是煙殼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