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找到張大超先烈的家人了。
壞消息,張大超已經犧牲三十二年。
高志遠多少歲,他就走了多少年。
“俺大哥三十二年前就走了。”張大方堂堂七尺男兒生活沒有壓垮他,失聯三十多年的大哥的消息讓他淚如雨下:“俺大哥是打鬼子沒的?”
“不是,是在西南剿匪的時候犧牲的。”
“俺大哥十七歲就沒了?十七歲啊,那時候的他也只是一個孩子啊,他就沒有了?”蹲在地上,張大方嚎啕大哭起來。
杜紅英緊緊的咬著嘴唇。
四位先烈的家屬算是都找到了,可這個消息對他們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事實遠比沒有消息更殘忍。
張山和潘雪一時之間只好蹲下去一左一右的陪著他爹。
“哎,你別跑,你走丟了咋辦?”陳二妹緊跟著一個姑娘跑了出來:“你爹有事兒……”
一看到廠門口站著的眾人:“張大伯張大哥……”
“爹,大哥大嫂。”杜紅英看到跑過來的大妮看到爹和哥哥嫂子立即站定,低頭看著他們,然后自己也蹲了下去。
一家人蹲在一起太刺眼了。
“紅英,這是……”
“張大伯,咱們回廠里說好不好。”
杜紅英使了一上眼色,張山連忙把爹拽了起來,陳超和小潘也要上前去幫忙。
“爹,爹,你怎么哭了?”大妮發現情況不對:“爹,大妮不讀書了,爹不哭,大妮不盼通知書了。”張大妮還沉浸在她讀書的世界里卻依然聲聲安慰著親爹:“爹不哭,不哭。”
“嫂子……”陳超看向杜紅英。
杜紅英點點頭,張大方果然是張大超的兄弟,有些小細節外人根本不會知道的。
關大瓊聽說杜紅英來了連忙丟下手上的活兒過來看她。
就看到張家人似乎都在哭。
這是咋了?
她疑惑的問杜紅英,杜紅英一聲嘆息。
“同志,俺大哥葬在哪里,俺要去接他回家。”
一聽說離深市又是三千多里路時,張大方沉默了。
他們從濟市到這里靠的都是那個叫梁阿妹買的火車票拿的錢給他,再去蜀地還得花上一筆。
“廠長同志,你們這兒還要人不做工不,我也有力氣,掃地什么的我都可以做。”張大方一眼看到關大瓊連忙問:“只是我帶著大妮,我……”
“大伯,你會做饅頭不?”
“會,這個俺們會。”
“那正好,我們食堂要一個大師傅,你就帶著大妮一起在食堂里做事吧,大妮能做什么就做什么,我們照樣開工資。”
關大瓊也看出來了,這個大妮就是腦子不清醒,大約是因為讀書人的原因吧,她也蠻有禮貌的。不打人不罵人,當然也不理人大多數時候都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還很聽家人的話,家人能招呼得動她,留在食堂里做事兒也沒問題。
“謝謝你,謝謝你,廠長同志。”
“大伯,您甭客氣。”
這得多大的緣分啊,彎彎繞繞轉了一大圈,最后還有這么一層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