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她可寫不了一點兒。
和高志遠同志的信都沒寫幾封,內容就是流水賬,老人好,家里好,孩子們好,勿念,再見。
“姐你也挺忙的,你那別墅裝修得如何了?”
“我全部讓馬三娃去搞了,沒管。”
杜紅英最近在幫趙大瓊搞箱包廠的事兒。
選址選在了服裝廠的的旁邊,那兒離高速出入口也近,運輸方便。
目前在招人。
趙大瓊回來辦廠,一是因為這邊經濟發展得好,二是工人好找,還有一個就是趙大瓊感覺自己上了年紀了,而娘已經八十多了,也不知道能陪得到多少年。
年輕的時候上有老下有小,一心只想著多掙錢,陪在父母身邊的日子少。
爹娘去了深市一段時間,后來老爹得了老年癡呆在大城市里待不下去了,就又回到了故鄉,沒想到的是送他們回家時就是見到他的最后一面。
爹的突然離世對趙大瓊震動很大,年輕時為了事業走不開,這會兒上了年紀,廠里的事兒有接班人了自己就想回來陪娘,八十多歲的娘了,還能陪幾年?
當然,她不像普通的老太太就坐等養老,還想干事業,在家鄉開廠,一舉多得。
正說著,杜紅英接到了趙正鵬的電話。
“杜總,您能來一趟廠里嗎,我大姑的廠里出了點事兒。”
啥?
杜紅英聽完都氣笑了,窮山惡水出刁民,早已不窮的通安村還會遇上這種事兒?
杜紅英趕到的時候,趙大瓊和村長他們正在會議室里開會協商。
“杜總,事情是這樣的,那些人是劉家山劉家的,他們要進廠,我大姑不同意,說劉家的一個都不收。”
趙正鵬是趙大瓊叔叔家的孫子,高中畢業后打了幾年工,他們一家人之前對陳春花老兩口也多有照拂,所以這次趙大瓊就帶在了身邊,讓他當個助理兼司機。
小伙子見劉家山的人圍攻自己的大姑,還喊來了村干部鄉干部,他趕緊的撥通了杜紅英的電話。
“怎么著,我們自己掏錢開的廠招誰還要經過上級領導批準了?”
“他們說這個廠有三分之一的地占的是劉家山村的,卻不要劉家的人,他們就不讓大姑辦這個廠。”
呵呵,杜紅英倒想知道劉家山村的村領導是不是也這樣想的。
她走到辦公室門前,就聽到里面傳出來的一聲音。
“趙廠長,你也曾是我們劉家山村人,大家鄉里鄉親的,低頭不見抬頭見,何必搞得這么生疏呢?過去的事兒就過去了,你都是當大老板的人了,大人有大量,沒必要還揪著過去不放……”
“你們不必說了。”趙大瓊道:“我沒有你們那般大量,對我來說,離開劉家山村才是新生,所以,只要我有生之年都不會和劉家山村扯上關系。”
“那你這個廠子也占了劉家山村三分之一的地盤不是?”
“呵呵,若我知道這個廠占了你們劉家山村的地盤,我肯定是不會租的。”
“你到底也租了,不如就收幾個劉家的人,反正都是做工掙錢,也沒有白吃白拿不是?”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