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沙發上坐滿了人,新房里邊人也不少的,張國強兩口子這邊的一些親戚,來看新房的,還有張志文這邊的朋友,他家就是龍城的,有發小,有朋友,有同學,還有上班之后的同事。
一個個看著張志文都非常的羨慕的,這樣的兩居室,已經是這個時候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了。
別說后世的住房緊張,房價居高不下,兩代人,掏空四個錢包,才能夠在城里安家,這確實是事實的。
但是翻開歷史書來看的話,哪朝哪代,他城里的房子都不便宜的啊,最出名的,白居易在長安,都得租房子過日子,最開始剛參加工作,住的是一個亭子。
后來工作多年之后,才買了第一套房子,也不是在長安,而是在離長安不遠的渭南,把自己老母親接過來,節假日的時候騎馬回家。
用現在的眼光來看,就相當于在京城工作,在廊坊買了房子,周末才能回家看看。最后快50歲的時候,白居易才終于在長安買下自己的第一套房子,并為此專門寫了一首詩:“游宦京都二十春,貧中無處可安貧。”
就算是高官加名人,還是花了將近20年的時間才在長安買下第一套房子,可見當時房價多貴。
有人說了,這白居易當時在長安,是首都的,那杜甫奔波大半生,名滿天下,最后只能在榕城住茅草屋。老淚縱橫的寫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辟天下寒士俱歡顏!”
另一個大文豪蘇軾,晚年也是靠著借自己弟弟蘇轍3000貫錢才在蘇省常州買了第一套房子。宋朝時候1貫=1000文。而當時地方上一個基層公務員,月俸不過4500文左右,算下來也就是不過每月4.5貫,然而這已經算是比較體面的收入了。
也就是說,一個基層公務員,就算不吃不喝不花錢,也要50多年才能在一個當時的小城市買得起一套像蘇軾這樣的房子。
所以說城市里的房價貴呢,那是有歷史的,很多人在城里賣房子呢,那是幾代人慢慢積攢下來的,這個呢,是從古自今都是一樣的。
同樣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時候,房價是比較便宜一點,但是這基本上就沒有私房在市場上流通的,那會都是單位分房子的,一家兩三代人擠在一起,每個人就那么幾平方,也是常有的事情。
反正是在城市里邊,想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張志文忙前忙后的招呼著,張國強也出來幫著張志文招呼,不過在對于張志文的朋友,最上心的還是張志文的兩個大學同學。
沒辦法,也別說勢力不勢力的,這就是現實,因為張志文的大學同學里邊有一個叫秦川。
“這老五忙什么呢?這個點還沒有過來?”史愛軍嘮叨著說道。
“上午女朋友要過來,說是去接女朋友了,估計這一會就要過來了吧。”張志文給史愛軍扔了根煙,隨口說道。
“我靠,老五又談女朋友了?”史愛軍正忙活著掛手上的拉花呢,聞頓時一愣開口問道。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