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作為考官的皇上,自然期待看到所有人忠君愛國的模樣。
自己交出的答卷是滿分!
而靳薇歌交出的答卷,可以說是糟糕透頂!
靳薇歌匆匆離開體順堂,一路快步返回搖光殿,立刻鋪紙研磨,給靳峙寫信。
白梧桐則不動聲色的示意嬋兒去做掃尾。
嬋兒領命,面上帶著恰到好處的憂慮,尋到王德才,“王公公,不知從何處傳出謠,稱太子殿下即位后,昭妃娘娘會派靳大將軍去邊疆。靳妃娘娘為此大鬧體順堂,還請公公出面肅清謠,切勿讓下人們再胡亂議論了!”
王德才聞,頷首應下。
即便他著手調查,最終也只能查到謠源于某宮人的私下閑聊。
如今皇上不在,宮人們擔憂國事,偶爾私下議論幾句,乃是人之常情。
即便消息不慎傳出,也頂多是無心之失,不至于重罰。
白梧桐太了解王德才的為人,他本就是宮人,非常體恤下人。
在他眼中,因關心國事而議論的宮人,本質不壞,不過是一時失,引發了不必要的麻煩罷了。
靳薇歌匆匆寫完書信,即刻命親信宮人快馬加鞭送往宮外。
不出多時,密信便呈至張承宴案頭。
他早已通過眼線知道了體順堂內發生的一切。
白梧桐事發后,又當即將始末知會王德才,這般光明磊落的做派,相較之下,更顯靳薇歌的心思上不得臺面!
張承宴展開信紙,只是掃過幾眼,臉色變得鐵青。
他重重將信扔在地上,露出末尾寫有“昭妃陷害”的四個大字!
“這個靳妃!朕對她就夠失望的了,沒想到……她還能讓朕更失望!若朕真的龍御歸天,太子年幼登基,邊疆不穩乃心腹大患!命靳峙駐守邊關本是固本之策,她卻為一己之私,置家國危亡于不顧,妄圖將大將困于京城,當真是禍國殃民!”
張承宴話鋒一轉,“王德才,你覺得呢?”
王德才垂首,恭謹作答,“皇上明鑒,太子初掌大寶,朝中需之臣輔佐,邊疆更需良將鎮衛。靳將軍虎符在握,唯有他親自戍邊,方能令蠻夷望而卻步。靳妃娘娘此舉……委實有失體統。”
他心中跟明鏡似的,后宮女子患得患失,在所難免,可帝王家向來只論利弊不論私情,這話他是不會說出口的。
張承宴站起身,負手而立,望著窗外皚皚白雪,語氣愈發冷冽,“昭妃已允諾保全其性命,她卻仍要顛倒黑白,構陷忠良,還說是什么昭妃陷害,可見她心中唯有自己,全無忠君愛國之心!若她真有皇子,登上皇位,朕的江山可就危險了!”
帝王最忌后宮干政,靳薇歌的信箋字字句句都觸碰到了他的逆鱗!
“萬幸……太子乃白梧桐所出。她胸襟開闊,深明大義,蘊和必能承繼大統,擔起江山重任。將此信暫且扣押,無需傳至將軍府。朕倒要瞧瞧,沒了靳峙的回信,靳薇歌還能做出什么事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