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凌過來的時候,腦海里全是和阮凝玉過去相處的時光。
他春末離京前,囚禁她雖然是真的,但他卻從來沒有對她做過任何違背道德的事情來。
謝凌不愿相信,她那段時日對他所說過的事情都是假的。
她會在榮安堂當著謝老太太的面,偷偷用小指勾住他的手指,極其大膽頑皮。她會在他疲憊的時候,從身后偷偷鉆出來抱住他的腰,要他背著自己。
她睡覺的時候會在他的懷里主動尋找一個舒服的位置,而后用臉貼著他的胸膛,窗邊頭頂星光燦爛,而他看著她的睡顏,夜里從不敢眨眼入睡,就怕懷里溫軟的體溫只是一場幻夢。
他做了很久的心理準備,這才踏入了海棠院。
便見海棠院已經沒有人居住了,庭階冷落,早已沒有了人氣。
阮凝玉真的走了。
謝凌想起京中家里寄來的信,就連最是善良天真的三堂妹,堂妹連踩死一只螞蟻都要愧疚半天。往日里她最是喜歡與阮凝玉親近,兩人常常一起在花園里撲蝶、吃糕點、看話本子,可三堂妹對阮凝玉的態度也變了個樣,字里行間滿是憤怒與失望,顯然是被阮凝玉傷透了心。
所以,又怎么可能是假的呢?阮凝玉真的欺騙了他的感情。如今院落空空,謊昭然。
謝凌推開了虛掩的房門,室內器物雖在,卻已蒙上一層薄塵,妝臺上她用慣了的那些首飾,皆不見蹤影。她生活過的痕跡消失得干干凈凈,仿佛不曾來過,只留空氣中她一絲用慣了的鵝甜香,淡得就像她那虛假的感情。
蒼山在外面等候著。
他已經深深領悟到阮凝玉在公子心里的地位了,如今謝凌為了阮凝玉做出什么事情來,他都不會驚訝。
他原以為海棠院空了,謝凌應該忍受不了這“人去樓空”,怕觸景生情,所以很快會出來,逃離這個傷心的地方才對。
可沒想到,謝凌卻在里頭站了足足半個時辰,直至日落天黑。
謝凌負著手站在那扇熟悉的屏風前,最后站得雙腿有些麻痹之后,這才坐在了以前阮凝玉習慣坐的羅漢榻上,他坐著,也不說話,那張俊雅的臉陷在傍晚黯淡的天色里。他就這樣坐在阮凝玉生活過的閨房里,回憶著他們之間的各種回憶。
書瑤好不容易從南京回來了,便在庭蘭居的廊廡上和冷秋邊做著針線邊說話,沒想到這時謝凌推開門回來了。
眼見著謝凌的臉布滿墨云,眼眶通紅,周身籠著一股駭人的戾氣,兩人當時嚇得放下針線簍起身相迎。
也就是這個時候,負雪過來告訴她,謝老太太早已替他做主,定下了與許清瑤的親事。
謝凌也沒說話,負雪不知緣故,便跟著他默默去了書房。
誰知剛一進書房,謝凌猛然抬手抽出墻上懸掛的長劍,寒光驟閃,竟一劍斬下了負雪的右臂。
鮮血噴濺,直染墻壁。
負雪慘叫一聲,捂住殘肢,劇痛難忍,疼得幾乎昏死過去。
蒼山眼見親弟遭此重創,雙眼霎時血紅,嘶聲道,“負雪!”
謝凌卻猶如殺神般,舉著滴血寒劍立于房中,阮凝玉的離開和背棄都令他十分痛苦。
目光森寒,紋絲不動。
他看著在地上疼得蜷縮、面無人色的負雪道:“你以為,與許清瑤里應外合之事,當真無人知曉?”
原來早在他剛踏進謝府的那一刻,冷秋便將負雪聽令于許清瑤的事告知于了他。
蒼山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含淚道:“主子,負雪他實在糊涂!可求主子念在他年少無知……”
謝凌不顧負雪嘶啞的懇求,而是落在了蒼山那張悲痛欲絕的臉上,“看在你多年忠心的份上。”
“好好送他一程。”
蒼山頓時坐在了地上。
謝家對叛主的奴仆很是嚴格,沒想到謝凌更是絕情,竟要處死跟了他十幾年的負雪,一點主仆情都不念。
蒼山磕著頭求情,磕得額角青紅,謝凌卻沒看一眼。
負雪被許清瑤收買,為她做事的事情不假,可阮凝玉與奸夫茍合,背叛了他亦是真的。
正因為阮凝玉的背叛,導致他再也無法忍受背叛一事,負雪行為敗露,無異于火上澆油,瞬間點燃了他壓抑已久的滔天殺意。任何背叛,都必須以血來洗刷,絕無寬宥的可能。
謝凌心里止不住殺意,開始派人調查阮凝玉。
很快謝誠寧的外室蕓娘安插進謝府,是阮凝玉所設計的事便被謝凌的人查到了。她早對三房叔嬸積怨已深,此舉意在一石二鳥,既攪亂謝府內宅,又借機報復昔日苛待之仇。
得知謝凌查出了她和阮凝玉的陰謀,蕓娘抱著蘭兒瑟瑟發抖。
謝凌親自過來了一趟。
蕓娘連忙將蘭兒護在懷里,害怕謝凌會將事情捅破出來,這樣一來,謝誠寧定會惱羞成怒,將他們母子二人給趕出謝府。
謝凌那張臉沉戾青黑,這位嫡長孫比她想象中的要更為恐怖。
謝凌只在她的房中喝了半壺茶,便沒什么都沒說地離開了。
蕓娘原以為謝凌身為謝家大公子,定會處置她這個和阮凝玉合作設計他三叔的外室,可沒想到,謝凌并沒有對她下手,甚至再也沒有過問她們母子的事情。
蕓娘看不懂這個男人,卻又松了一口氣。
沒想到謝凌離開的這幾日,南京都督同知和都督僉事便都在平叛中戰亡,而南京兵部向來形同虛設,都是一群荒廢度日的將領。局勢變化竟如此之快,福建總兵帶領的叛軍愈來愈多。
明帝聽聞了福建叛亂的消息,大為震怒,叛軍讓本就動蕩的朝局雪上加霜。
南京乃江南咽喉,一旦被叛軍突破,倭寇與亂兵便能長驅直入,到那時江南百姓必定遭殃,南京便會變成生靈涂炭的人間煉獄。
而謝凌在江南任職半載,屢次親赴各州縣巡察,足跡遍及江淮,對江南防務、地理已了然于胸。
明帝當即下旨謝凌兼南京都督同知,督防戰事,鎮守南京。
京城轟動起來,謝凌先前在江南丈量土地、整頓田畝,已立下大功,若此番平叛再成,便是錦上添花,又立了大功,到時他便是文武雙全的大功臣了。
如此一來,京中的官員不免忌憚起來,不過謝凌終究一介文人,又怎么可能對軍務軍情有所了解。因此大部分官員都不看好,更是不滿明帝臨終前神昏意亂,竟將平叛這等兵家大事交給謝凌。
謝凌領了旨,當日沒有任何留戀,便收拾行囊帶著幾個仆人下了江南。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