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通往天津的路上,朱由檢坐在寬大的馬車上,看著面前分左右相對而坐的郭允厚和宋應星二人,開口問道:“宋卿,朕一直沒有過問,天津的鐵甲艦船廠,現在如何了?”
宋應星想了想道:“回陛下,據薄玨那邊傳回的消息,經船廠那邊日夜趕工,現在已經造出了三艘鐵甲艦。”
“三艘鐵甲艦還是太少了。”
朱由檢輕輕搖了搖頭。
宋應星苦著臉道:“陛下,鐵甲艦不是大福船,只要有木料,想造多少造多少。”
“首先就是工匠們還不是很熟練,其次就是我大明如今的鋼鐵產量還是太低了。”
“現在我大明每年的鋼鐵產量,大約是兩萬萬斤(十萬噸。明是十六兩為一斤,但我這個數學水平大家也都知道,諸位將就看吧,不影響),其中能夠用來制造鐵甲艦的精鋼產量,大約在一千萬斤,一艘船使用的鋼鐵就高達三百萬斤。”
旁邊的郭允厚聞,當即倒吸一口冷氣。
身為戶部尚書,他知道鐵甲艦的造價很高,但沒想到會這么高。
一斤普通的生鐵,在大明的價格是五個大子兒,一斤熟鐵的價格是十六個接近十七個大子兒,至于說大光明殿那邊研制出的精鋼和炮鋼,價格更是高達數錢銀子一斤。
甚至,他還聽說,大光明殿那邊正在研究的一種合金鋼鐵,造價高達數兩銀子。
這還只是在大明的價格,如果通過海船運到海外的話,價格直接翻十倍,甚至更多。
一艘鐵甲艦要使用精鋼三百萬斤,精鋼的價格就按一斤四錢多銀子,也就是一枚銀元算,那也是三百萬銀元。
三艘那就是近千萬枚銀元,心里盤算完后,郭允厚也是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就自己戶部這次得到的意外之財,也就只夠三十多艘鐵甲艦,這還不算上面的火炮。
看了眼朱由檢,郭允厚小心翼翼的開口道:“敢問陛下,鐵甲艦日后是否也要裝備登萊水師?”
郭允厚這話問得很直白,無非就是想知道,戶部將來是不是也要出這筆銀子。
朱由檢看了他一眼道:“我大明如今有登萊水師、寧波水師、福建水師和遠洋水師四家外海水師,一支長江水師,扶桑種子島還有一支水師。”
“這其中寧波水師、遠洋水師和種子島的水師,是皇家水師,是親軍,所需的艦船和軍需,皆由內廷供應。”
“福建水師的錢糧,則是由鄭芝龍自籌。”
“登萊水師是朝廷水師,所需艦船,由朝廷供應。”
“等將來鐵甲艦的產量上來了,登萊水師自然也要換裝。”
郭允厚咽了口唾沫,繼續問道:“陛下,不知這鐵甲艦需要裝備多少?”
朱由檢笑道:“這就要看登萊水師的需求了,不過,據朕估計,如果是裝備鐵甲艦的話,數量上倒是不用追求過多。”
聞,郭允厚這才松了口。
他倒不是怕花錢,只是擔心戶部花不起。
這鐵甲艦實在是太貴了。
君臣三人,一路上商量著朝中的事務,等到了當天下午,隊伍就抵達了距離天津城不足三里的地方。
看著前面緩慢移動的各色馬車,方正化小心問道:“陛下,要不要派出廠衛去肅清道路?”
朱由檢沒好氣道:“你看堵成這個樣子,怎么肅清?”
“就這么著吧,朕也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