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允厚忙是再次翻開賬簿。
朱由檢繼續說道:“按照戰前商定的方略,大軍所需的糧草,皆由商賈供給,大軍會以高于市場價的價格支付他們銀元。”
“這筆錢款大約是七十萬銀元,合銀三十五萬兩。”
郭允厚抬起頭道:“陛下,朝廷攏共才派遣了三萬兵馬,其他都是諸藩的護軍,這就七十萬?是不是太多了?”
朱由檢瞥了他一眼道:“總得讓商賈們有利可圖,不然以后誰還會朝廷出力?”
“對了,你剛才提到諸藩,這筆繳獲,他們要拿走三成。”
“陛下!臣以為不妥!”
聽到有人要分走三成,郭允厚當即不干了。
朱由檢卻是輕嘆一聲道:“這是黃永申和諸藩反復拉扯以后,才最終商定的結果。”
“陛下……”
朱由檢抬手阻止了郭允厚,繼續道:“此事就這么定了,郭卿目光不要太過短淺,這些銀錢,早晚都會通過貿易,重新回到大明。”
“朕現在最擔心的,不是白銀太少,而是太多。”
聽朱由校如此說,郭允厚也是悚然一驚。
身為計相,郭允厚自然明白這其中的風險。
“陛下,不知這些繳獲什么時候能夠抵京?”
“已經在路上了。”
郭允厚又有些不放心道:“船只……”
“安全方面,郭卿放心。”
郭允厚皺眉沉思半晌,忽然想到一個問題:“敢問陛下,這筆銀錢是進……有多少進入內帑。”
朱由檢眉頭一挑,笑道:“朕還以為郭卿是轉性了呢?”
繼而,他的面色一肅道:“二八分賬……”
郭允厚趕緊接話道:“戶部拿八成?”
朱由檢臉色一黑:“郭卿想多了。”
“當初大軍出征的時候,除了諸藩護軍,就是親軍,京營才出了多少兵馬?”
“大軍所需的軍械、火器、火藥,也大部分是內廷在供應,郭卿,這些你該清楚才是。”
郭允厚現在也是懊悔不已,早知東征扶桑會有這么大的收益,說什么也要加大投入才是。
哦,對了,還有那些銀山、金山,也幾乎都被內廷掌控,戶部這次是虧大了。
見郭允厚半晌不說話,朱由檢再次開口道:“這次送進京的繳獲,大約是四億銀元,戶部拿兩成,那也是八千萬。”
“八千萬銀元,郭卿還得早些花出去才是。”
郭允厚苦著臉道:“陛下,就不能再多給戶部勻一些嗎?五成,五成如何?”
“眼下,大明四處都在征戰,每日的錢糧如流水般往外流,臣……”
“郭卿,這些話就不要說了。”
“原本這些繳獲和戶部關系就不大,朕能拿出兩成就算不錯了。”
“四成!陛下,四成,臣拿到這筆款子,立即會同工部、鐵路司修建同樣西北的鐵路。”
“三成!”
“朕給你三成,戶部和工部、鐵路司開始堪定京城通往西安的鐵路。”
“另外,還有各地的水泥路,戶部也要會同工部,盡快拿出一份條陳來。”
“臣謝陛下。”
郭允厚見朱由檢松口,登時大喜。
看著郭允厚風風火火的出了偏殿,王承恩有些肉疼道:“皇爺,內廷現在花錢的地方也多,那可是足足一億兩千萬枚銀元,能抵得上內廷數年的收益了。”
“眼皮子淺,說得就是你這樣的。”
朱由檢沒好氣的回了他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