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等以為,此事,當如何處置?”
此一出,皇極殿內頓時響起了群臣的嗡嗡的議論聲。
朱由檢眉頭一緊,正欲點名,就見一名綠袍官員站了出來。
“啟奏陛下,臣以為,我大明當收斂好戰之心,與民休息,對莫都統使所請,朝廷只需遣一使臣前往,申飭鄭、阮即可。”
這名官員話音一落,兵科給事中周士補也站了出來,躬身道:“陛下,臣亦有本奏。”
朱由檢沒有說話,周士補繼續道:“陛下,當初我成祖文皇帝、世宗皇帝亦曾遣天兵征討安南,然安南地處東南蠻荒之地,我大明勞師遠征,士卒多有損傷,且錢糧軍械轉運困難,若一旦戰事綿延,恐會憑白耗我大明國力,臣請陛下三思!”
朱由檢依舊是面無表情,看向李邦華問道:“兵部是什么意見?”
李邦華出班倒:“陛下,莫使所鄭阮之患,若任其坐大,確恐威脅滇、桂邊防,且世宗皇帝當初確也命莫氏統御安南,鄭阮不尊朝廷號令,擅立國主,僭越稱帝,臣以為當興兵討之。”
身為兵部尚書,最重要的一項職責,就是為將士們找到建功立業的地方,不然這個大司馬做得還有什么勁?
顯然,李邦華已經頗有心得。
朱由檢微微頷首,又看向了郭允厚。
“戶部。”
“臣在。”
“卿乃大明計相,說說你的看法。”
“陛下,安南地處我大明水師南下必經之路,往來商船如梭,為海貿之安定,臣以為,朝廷當加強對安南的掌控。”
相比李邦華,郭允厚的說辭明顯就委婉了許多,但意思也表達的很明顯了。
群臣見這位有名的老摳,都支持對安南用兵,盡皆心中了然。
但總有些人看不清局勢,郭允厚說完后,翰林院侍講劉達也站了出來。
“陛下,臣以為,安南自宣德年間棄守后,其地內亂頻仍,已非我朝能輕易控馭,若我大明貿然介入,勝則固好,敗則徒損國威,更可能引火燒身,使逆賊遷怒于我邊民。”
“不若遣一威望重臣,持節往諭,曉以利害,令其罷兵修好,各守疆……”
“你他娘的放……一派胡!”
劉達的話還未說完,武將堆里的惠安伯張慶臻就站了出來,罵人的話只說了一半,又被其咽了回去。
不管劉達滿臉的錯愕,張慶臻就對朱由檢躬身道:“陛下,安南世受國恩,然賊子悖逆,藐視天威,若我天朝坐視,則四夷藩屬將如何看我?天朝威信何存?臣以為,縱有萬難,亦當興兵討之,臣不才,愿為陛下前驅,領兵征討不臣!”
他這話一出口,遼國公孫繼浚當即就不干了。
“好你個姓張的,我說你怎么忽然從扶桑回來了,原來你是在這里等著呢?”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