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之前就說過,卿等或許不能再朝堂上有所作為,但大明若想中興,就定離不開卿等。”
“朕能做的,也就是在地位和銀錢上,不虧待了諸位。”
“臣等惶恐!”
眾人聽朱由檢這么說,也都被嚇了一跳。
朱由檢擺了擺手,繼續道:“好了,今兒個就先到這里,卿等都去忙吧。”
“臣等告退。”
待眾人離開后,殿內僅剩朱由檢和宋應星,以及方正化和王承恩等人。
“宋卿,你之前上的奏本,朕看了。”
“你想在新城建立一座藏,將我華夏歷代先賢所著書冊,盡皆收納其中。”
“此事,朕準了。”
“至于科學院這邊諸卿所著之書,卿可以刻印出來,存放于其中。”
“但朕有個要求,這些書籍要分門別類,經史子集,所有人都可借閱,但涉及我華夏技藝,以及科學院的書籍,只允許科學院的人前往借閱。”
“此事,朕會讓廠衛嚴格審查。”
宋應星也知道朱由檢顧忌,聞躬身領命道:“臣遵旨。”
謝過朱由檢后,宋應星又對其問道:“陛下,皇家在皇史宬和南京的那些藏書,尤其是那些海內孤本,是不是……”
朱由檢轉頭看向王承恩。
“王大伴,此事交給你,除了牽扯皇家的一些隱秘事,余者盡數交由宋卿刊印成冊。”
“臣遵旨。”
王承恩也趕緊答應了下來。
經宋應星的提醒,朱由檢也是猛地想起來了一件事兒。
“對了,重新編修過的永樂大典,宋卿也可以讓印刷工坊那邊,將之刊印出來。”
宋應星見朱由檢答應,將大內的私藏拿出來,尤其是還愿意將永樂大典交給自己,心情也是極為的激動。
要知道,自永樂大典修編完成之后,除了有限的幾位朝中重臣,其他人想看一眼,幾乎是不可能。
現在皇帝愿意拿出來,實在是天下讀書人的福祉。
“行了,此事你們就看著辦吧,朕就先回宮了。”
和宋應星不一樣,朱由檢對這件事,倒是并沒有看得太重。
永樂大典中,雖是記載了一些歷代的工農技藝,但卻并沒有后世許多人想象的那么夸張。
他來到這個世界后,也草草看過里面的內容,相比書中的記載,現在科學院的東西,才是不可示人的。
就在朱由檢想要離開的時候,卻被宋應星出攔住了。
“陛下,張應京那里最近有了一些新的發現,您看是不是過去看看?”
朱由檢的腳步一頓,轉身道:“哦?什么發現?”
“似乎是什么硝化棉,已經被張應京給弄出來了。”
“硝化棉?”
朱由檢的神情一下子變得緊張起來。
“大光明殿那邊沒出事吧?”
對硝化棉,朱由檢雖不是很清楚其特性,但也知道那是極為危險的東西。
宋應星趕緊回道:“回陛下,一直沒出過事,張應京他們很是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