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蒸汽機車,讓人將幾個已經睡了的孩子放在軟榻上,朱由檢也坐在椅子上,長長的舒了口氣。
“皇爺,您晚膳還沒用,要不先用點點心?”
王承恩低聲問了一句。
朱由檢這才想起來,自己就中午的時候,在機車上吃了點兒點心,現在腹中確實是餓的厲害。
“太子他們用過晚膳了嗎?”
“用過了,臣親自盯著讓人做的。”
“嗯,弄點點心來吧。”
“是,皇爺。”
……
待機車返回京城的時候,已經是凌晨了,又是一番折騰,眾人才算是各回各家。
一覺睡到第二天的日上三竿,舒服的用過早膳,朱由檢才召見了方以智。
“方卿,陜北那邊現在情況如何?”
朱由檢端著茶盞,對明顯黑了不少的方以智問道。
“陛下,山陜的情況不容樂觀。”
方以智的神色很是凝重。
朱由檢放下手里的茶盞,皺眉道:“可是旱情又加劇了?”
“陛下英明,陜西旱災并未有所好轉,反而有加劇的可能,臣回京以后,去過欽天監,據欽天監所說,西北旱情很有可能會向南蔓延,臣以為,朝廷當早做準備。”
方以智說的這些,朱由檢也有些印象。
他依稀記得,現在好像還不是旱災最嚴重的時候,再過幾年,旱災會波及整個華北,整個黃河流域的降水量都嚴重不足。
甚至比后世的三年自然災害更加嚴重。
“壓水井的推廣如何了?”
朱由檢再次問道。
方以智的面色愈發的不好看了。
“陛下,因為常年干旱,陜北等地的地下水也極為匱乏,即使是用壓水井也打不出水來。”
聞,朱由檢的臉上頓時滿是失望之色。
原本,他還以為有了壓水井,可以緩解一下北方的干旱問題,現在看來,是自己想當然了。
“呼……”
長長的呼出一口濁氣,朱由檢沉聲道:“現在看來,只能是想辦法,盡量將山陜兩地的百姓遷出來了。”
“陛下,臣以為朝廷應加大對遼東的移民數量和速度。”
“山陜,甚至是河南、北直隸、山東等地,皆應鼓勵百姓遷徙到遼東。”
“如此,一是可以移民實邊,另一方面也可以減輕朝廷賑災的花費。”
“此事,你回去后上一道奏本,朕會讓內閣共議,拿出一個章程來。”
“臣遵旨。”
方以智躬身領命。
朱由檢整理自己的心緒,再次開口道:“方卿博覽群書,朕來問你,你可知電?”
“電?”
方以智有些發懵。
朱由檢解釋道:“就是雷電那個電。”
“對了,冬天穿脫衣服的時候,也會出現電。”
聽完朱由檢的解釋,方以智恍然大悟。
“陛下,西晉時張華寫過一部《博物志》,里面有過這方面的記載,說是梳頭、脫衣時,有光,還有咤聲,莫非這就是電?”
朱由檢沒想到,方以智竟然真的能從古書里找到出處,果然是博覽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