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郭允厚退下后,朱由檢又對群臣問道:“諸卿都是朝中重臣,都說說吧,該怎么預防日后再發生這種事?”
吏部尚書周應秋,在朱由檢的話說完后,第一個站出來,拱手道:“陛下,劉之倫案說到底還是因為戶部管理不嚴造成的,臣建議戶部當嚴明官紀,整頓各地戶房,嚴防各地稅吏欺上瞞下。”
“同時,各清吏司也要將賬目做的更仔細一些,不給地方上留下可以鉆的漏洞。”
說完后,周應秋看了眼站在自己旁邊的郭允厚。
但卻見,對方臉上沒有任何的神色變化,似是和他無關一般。
御座上的朱由檢微微頷首道:“郭卿,都聽到了?”
“回陛下,周尚書的話,臣都聽到了。”
說到這里,郭允厚還對周應秋拱了拱手道:“周尚書所,郭某覺得很有道理,戶部會酌情采納,多謝周尚書,在管理吏部之余,還要操心我戶部的事。”
被郭老摳陰陽了一句,周應秋眼皮一跳下有些不自然道:“郭尚書客氣了,周某現在也是閣臣,自然不能只盯著吏部那一攤子不是?”
“呵!”
郭允厚冷笑一聲,沒有再繼續爭論下去。
朱由檢有些奇怪兩人的關系,怎么會變成這樣,但卻并未深究,而是又對其他人問道:“你們呢?你們有什么意見?”
見半天沒人說話,朱由檢只得點名道:“施閣老,你有沒有章程?”
施鳯來躬身道:“回陛下,戶部有黃冊,有魚鱗冊,也有統計的各地田畝情況,到了收稅的時節,只需查看各地轉到京城的總稅額即可。”
“至于說擔心地方上,將原本應該是張家交的稅,轉由讓李家交這種事,可以讓各地知府、知縣監督。”
“反正戶房也不歸地方府衙管理,雙方不存在什么隸屬關系。”
施鳯來的話說完后,警察部尚書王永光皺眉道:“施閣老,若是戶房的稅吏和當地官員勾結,那又該如何?”
“就像這次的劉之倫案,不就是戶房勾結縣丞,和主簿等一干官吏做下的嗎?”
施鳯來轉頭問道:“那王尚書有何高見呢?”
王永光自謙道:“高見沒有,一些淺見,還望施閣老斧正。”
“陛下,臣建議在各地設立常態監察人員,都察院可以派人,常駐各地,監察各府縣上下官吏。”
聽王永光這么說,殿內大部分人皆是眉頭一皺。
就連朱由檢都有些不太贊同。
“首輔,你說。”
見施鳯來又有開口,朱由檢趕緊出打斷了對方。
溫體仁躬身道:“陛下,戶部畢竟是在京城,對地方上的管理,終究是有些鞭長莫及。”
“臣以為,不如在……”
“首輔,你這是什么意思?”
溫體仁的話還未說完,郭允厚就站了出來。
溫體仁面露不喜道:“郭部堂,本輔的話還未說完,你急什么?”
“首輔,各地戶房的稅吏和收稅,由戶部垂直管理,這是陛下的旨意,難道您以為是陛下錯了?”
郭允厚也不慣著他,一句話就將朱由檢也給拉下了水。
朱由檢聽他這么說,心里暗罵一聲,開口道:“郭卿重了,朕也不是圣人,難免有疏漏之處,還需你等時長匡正才是。”
“首輔,繼續。”
溫體仁瞥了郭允厚一眼,繼續道:“陛下,臣建議在各布政使司,設置戶部的分司,負責管理各布政使司的稅收、魚鱗冊和黃冊,以及戶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