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象升聽來人是錦衣衛的人,又重新坐了回去。
稍頃,已經晉升為錦衣衛指揮前僉事的劉興襲,一身飛魚服大踏步的走了進來。
“下官見過英國公、李尚書、定國公、遼國……”
“行了,這么多人呢,不用見禮了,可是扶桑那邊的消息?”
孫繼浚有些不耐煩的打斷了劉興襲,直接開口問道。
劉興襲也不惱,從自己懷里取出一份厚厚的呈狀。
但卻并未交給孫繼浚,而是雙手呈遞給盧象升。
盧象升接過后,當仁不讓的就翻看起來。
他才是這次東征討倭的主帥,自然要先看,甚至是決定要不要給別人過目。
其他人也沒有什么意見,都靜靜的等著。
大約過了兩炷香的時間,盧象升才重新抬起頭,將手里的呈狀遞給了英國公張維賢。
“劉僉事,這上面說筑紫島有二十八家大名?”
劉應襲拱手道:“回宜興侯,據軍情司扶桑分司傳回來的消息,是這樣的。”
“宜興侯也不用懷疑情報的真實性,這呈狀上的消息,都是扶桑那邊的暗探,經過各種渠道獲得,然后送回京城,再由錦衣衛軍情司。綜合各方面信息整合而來,就算是有些疏漏之處,但也不會存在大問題。”
對軍情司的能力,劉興襲很是自信,每年十數萬銀元的花費,可不是用來養廢物的。
盧象升微微頷首,緩緩開口道:“既如此,那整個筑紫島,實力最強的,就是島津家族的薩摩國。”
“其次則是細川家族的熊本藩,再次就是佐賀藩、久留米、小倉、柳河。”
盧象升的記憶力不錯,只是看了一遍,就記住了這些拗口的名字。
眼下李若璉不在京城,京城的軍情司就暫由劉應襲掌總,對這些消息劉應襲自是清楚的很,聞,點頭確認道:“宜興侯說的不錯,筑紫島最大的大名就是薩摩國的島津家。”
“按照扶桑國內的劃分,薩摩國的石高足有六十萬,每一萬石高治下大約有人口八千,其中青壯占四成。”
劉應襲的話一說完,盧象升就皺眉道:“劉僉事,這個石高作何解?”
“所謂石高,簡單說就是這位大名治下的土地,可以產出多少糧食。”
想了想,劉應襲又補充道:“就和我大明用銀元,來衡量一個布政使司的產出類似。”
聽他這么解釋,在場的所有人,總算是聽明白了。
當然,他說的也并不全面。
不過,作為領兵作戰的將軍,他們也不太明白。
兩人對話的功夫,另一邊的張維賢,也看完了手里的呈狀。
只是,他的神色卻是有些怪異。
舉著手里的呈狀,張維賢開口問道:“劉僉事,按照上面所說,一萬石有兵兩百五十,那有些大名只有五千石,難道他就沒有兵馬嗎?”
劉應襲一轉身,對張維賢躬身道:“英國公,這所謂的萬石有兵兩百五十員,說的是幕府向大名征兵時的額定數量。”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