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而朝廷的稅賦又耽擱不得,以至于出現了王二民變,各地也有不穩之勢,如果朝廷再不想辦法的話,臣恐釀成更大的禍端。”
朱由檢微微頷首,繼續問道:“那洪卿可有應對山陜局勢的方略?”
“陛下,臣建議朝廷免除陜西三年賦稅,調糧賑濟,組織百姓修繕河渠,與民休息。”
洪承疇這番話也是硬著頭皮說的。
大明現在到處都是花錢的地方,如果免除陜西的賦稅,那戶部的日子可能就更難了。
朱由檢聽后,確實點頭道:“卿說的不錯,朕也有這個打算,免除山陜幾年的賦稅,倒是沒有問題。”
說到這里,朱由檢頓了頓,又繼續說道:“據朕所知,山陜的干旱,恐怕不是幾年之內就可以緩解的。”
“就算是朝廷免除山陜的賦稅,百姓們恐怕也是無以果腹。”
“陛下,陳經綸百戶已經在陜西,種植了大量土洋芋和番薯,臣也和陳百戶詳細的談過,在進京之前,臣也去鄉間看過,按臣估計,如果整個陜西大量種植這兩種作物,朝廷再免除賦稅,陜西的百姓們至少可以做到自給自足。”
“哪怕不夠自給自足,朝廷每年也能省下一些賑災糧食。”
朱由檢再次點頭,算是贊同對方的說法。
“洪卿,大明的宗藩移藩之事,你可聽說了?”
朱由檢忽然轉變換題問道。
洪承疇也是一愣,剛才還說陜西的問題,怎么忽然又提起宗藩問題了?
心里雖是不解,但洪承疇還是趕緊回道:“回陛下,臣在陜西也聽到了一些風聲,據說河南諸藩已經答應移藩海外。”
“嗯,不只是河南諸藩,就是山東的三家王府,也已經答應朝廷,準備移藩海外。”
“朕早就和河南諸藩說過,讓他們去山陜招募流民,帶著這些流民出海謀生,洪卿以為如何?”
洪承疇的眼睛頓時一亮。
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已經歷史問題,山陜的人口一直保持在一個較高的程度。
在風調雨順的時節,倒是沒有問題,但現在這個情況,如果能轉移走大量的百姓,倒是一件好事。
“陛下圣明!”
洪承疇拱手朗聲道。
朱由檢擺了擺手,繼續道:“不只是如此,還有一件事。”
“孫傳庭在宣大清理軍屯,將被士紳地主占據的軍屯全部收回,用以養軍,朕覺得此策不錯,洪卿以為呢?”
洪承疇的臉色當即就變得有些糾結起來。
陜西和宣達不一樣,宣大經歷過晉商案之后,大量當地的士紳、商賈、地主乃至當地官員,都被清理了一遍。
孫傳庭想要收回軍屯,面對的壓力沒有那么大。
但陜西可不一樣,那里的地主、士紳、官宦甚至于軍中的將校們,依舊是實力強大。
想要在收回陜西全境的軍屯、官屯,那阻力恐怕很大。
而誰想要在陜西這么干,一定會成為這些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洪承疇心里也明白,皇帝絕對不是無故提起這件事,很有可能,就是想要讓自己接下這個差事。
朱由檢見對方半晌沒有動靜,雙眼微瞇道:“怎么?洪卿就沒有什么看法?”
“回陛下,孫總制在宣大做的,自是極好的,臣也很是看好。”
洪承疇趕緊起身,躬身回道。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