駜來宗道略一沉吟,認真的想了想,有些不確定道:“臣只記得他們是來自天方,嘉靖時期,還曾向世宗皇帝進獻獅子。”
“最后一次朝貢,當是在萬歷四十六年,帶了戰馬和一些方物。”
朱由檢心里暗自思忖:“這天方就是后世的麥加,從麥加來的,弄不好還真是奧斯曼人。”
周延儒自是不知道朱由檢在想什么,見其不說話,還以為他真的想要開鑿運河,忙是出聲道:“陛下,開鑿運河非一朝一夕之事,奧斯曼是什么態度朝廷還不……”
朱由檢聽到他的話,也將思緒拉了回來,擺手道:“周卿放心,朕知道輕重緩急。”
重新回到御案后坐下,朱由檢面色一肅道:“關于歐羅巴的事,就按軍機處的方略辦吧。”
“兵部。”
“臣在。”
李邦華連忙應道。
“與各國使臣接觸之事,由你兵部主導,可隱晦向其透露,我大明有意開放部分軍械貿易,觀其反應,尤其是西班牙和神圣羅馬帝國使臣,可稍示親近。”
“臣明白。”
李邦華心領神會。
“好了,諸卿且去,周卿留下,朕還有事交代。”
“臣等告退。”
溫體仁等人躬身退下,唯有周延儒留了下來。
待眾人走后,朱由檢對周延儒叮囑道:“周卿,與哈布斯堡一方接觸,尺度拿捏至關重要,既要讓其感受到支持,得以繼續與對手抗衡,又不能讓其過快取勝,甚至反過來威脅到我大明,此事,軍機處需仔細權衡。”
“陛下放心,臣必竭盡全力,把握好其中分寸。”
周延儒躬身領命。
接下來的幾日,各部衙門都忙了起來。
內閣首輔溫體仁親自出面,宴請各國使臣,商討擴大貿易之事。
氣氛表面上還算融洽,但各方也都有各自的盤算。
兵部尚書李邦華,則是頻繁的與各國使臣的在私下進行商討。
所說的內容,無非就是隱晦的向各國使臣表示,大明可以為他們提供各種戰爭物資。
相比兵部的隱晦,周延儒就很直接了。
直接向斐迪南和桑帕約表示,大明會極力支持他們,打贏接下來的戰爭。
為了向諸國推銷己方的火器,在李邦華的奏請下,朱由檢同意邀請所有使臣,前往京郊大校場,觀摩一場軍械展示。
崇禎八年,九月初一。
京郊大校場,諸國使臣在一眾大明官員和通譯們的陪同下,站在了點將臺上。
校場的一側,整齊排列著大明京營裝備的各型火炮,從輕便的虎尊炮、一窩蜂、到威力巨大的前裝炮,再到新式后裝滑膛炮,一應俱全。
另一側,則擺放著各式火銃,包括精工制造的燧發槍、鳥銃、火繩槍,以及部分精良的鎧甲、刀劍等冷兵器。
“李部堂,可以開始了。”
新任英國公張之極,健步來到李邦華跟前,拱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