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聽后,微微頷首道:“卿等做的不錯,付給工錢,負責他們的吃食,還教導他們識字,倒是可以最大程度避免歹人的蠱惑。”
轉頭看向方正化,朱由檢又道:“方正化,西廠的人也要盯著些,尤其是那些會門、xie教,萬不可讓他們混進來。”
“臣遵旨。”
方正化躬身領命。
朱由檢又看向郭允厚、宋應星、倪元璐等人道:“諸卿,關于京西鐵路,卿等商議的如何了?
郭允厚拱手回道:“啟奏陛下,臣等已經商議妥當,鐵路司會先行派出人手,對沿線進行勘測,進行前期各類物資的準備。”
“同時,鐵路司也會借著修建京津鐵路的機會,大規模培養一批可用的工匠。”
“如果京津鐵路修建順利的話,或許京西鐵路也會提前開工建設。”
“另外就是京張鐵路……”
郭允厚事無巨細,將雙方商量的結果,對朱由檢和盤托出。
朱由檢認真的聽郭允厚說完后,緩緩點頭道:“朕聽著是沒什么問題,待回京后,卿再整理一番,盡快擬定條陳,交由內閣共議。”
“臣等遵旨。”
郭允厚等人再次躬身道。
“對了,鐵路建成以后得收益,你們是如何商量的?”
聽朱由檢說起這個,郭允厚的神色愈發的嚴肅了。
“陛下,據臣等估算,京西鐵路想要盈利的可能性不大,至少是最近幾年內,是不會產生什么收益的。”
“臣的想法是,戶部就不參與分潤了,畢竟修橋鋪路本就是朝廷的責任。”
朱由檢有些意外的看了他一眼道:“卿的意思是,這筆銀錢,就是戶部撥付的款項,并非是投資?”
“陛下圣明。”
朱由檢撫掌道:“郭卿不愧是我大明計相,但是這份公心,就值得滿朝文武效仿之。”
郭允厚忙道:“此乃臣的本分,不敢當陛下夸贊。”
“另外,臣還有件事,想請陛下恩準。”
“說。”
郭允厚看了眼倪元璐,然后才對朱由檢道:“陛下,鐵路司上下,官員們的俸祿,可以由朝廷承擔,但日后雇傭的工匠、文吏、伙計等人的薪俸,是不是應該由鐵路司自負?”
李朝欽、倪元璐和蘇升階三人聞,皆是皺起了眉頭。
不過,李朝欽并未說話,他是皇家內臣,皇帝在這里,并沒有他說話的地方。
倪元璐皺眉道:“郭部堂,自新政以后,無論是京里,還是各布政使司,上到各衙主官,下到養馬的馬夫,所需俸祿,皆是由戶部支應,為何單我鐵路司要自負薪俸?”
郭允厚開口解釋道:“倪郎中,朝廷各衙,在新政之后,施行的全都是統收統支,各地官府、除了兩成的商稅和關稅外,余者都是要上繳戶部的,戶部承擔他們的花銷也是應有之意。”
“但鐵路司卻并非如此。”
郭允厚轉頭看了眼宋應星,繼續道:“就像工部一般,工部下轄的各工坊,那些工匠們的薪俸,也都是工部自己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