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王承恩抑揚頓挫的朗讀,整個皇極殿內,很快就想起了嗡嗡的議論聲。
低聲議論的,是朝堂上的臣子們。
而臉色狂變的,則是朝鮮等國的使臣們。
等王承恩的聲音落下,琉球國使臣吉時逢就站了出來。
“外臣,琉球使臣吉時逢有本奏。”
朱由檢一愣,旋即目光變得有些冷冽起來。
朝鮮的具仁垕都沒站出來,你琉球倒是先出頭了?
心中雖是不喜,但這樣的場合,朱由檢也不能拒絕吉時逢,只得開口道:“奏來。”
“臣謝陛下。”
“外臣此來,乃奉我國世子之命,向大明遞上歸附表章,請大明皇帝陛下允準。”
朱由檢的目光瞬間落到了來宗道的身上。
這么重要的事,為何自己事前一點沒有接到消息?
來宗道此時也有些不明所以。
琉球使臣,在年前就已經進京,但卻并未提起過請求內附的事兒。
怎的今日,忽然在大朝會上,當著百官,以及各國使臣的面兒,來了這么一出?
見來宗道也是一臉錯愕,朱由檢心里就有譜了。
“首輔。”
“臣在。”
溫體仁躬身道。
“對扶桑和琉球請求內附一事,你怎么看?”
溫體仁輕咳一聲,對朱由檢拱手道:“陛下,正如扶桑國主所,詩經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今扶桑、琉球慕天朝威德,率土來歸,正合‘明王慎德,四夷咸賓’之象,若拒之,則寒兩國向化之心,若納之,正可彰我大明仁德之治。”
“且二國久沐王化,其俗相近,設郡縣而治之,也可使兩國臣民,盡沐華夏之風。”
朱由檢對溫體仁的回答很是滿意。
瞧瞧,這又是詩經,又是尚書的,讓他這個皇帝自己都以為,若是不答應對方所請的話,那就是不仁,無德。
朱由檢手指輕輕敲擊御案,目光掃過殿內群臣與使臣,忽而展眉笑道:“首輔所,正合朕意。”
“昔成祖皇帝遣三寶太監下西洋,便是為宣德柔遠。”
“今扶桑、琉球臣民既仰慕王化,朕若拒之,豈不是辜負了兩國臣民拳拳之心?”
說到這里,朱由檢頓了頓,看向琉球使臣吉時逢,聲音陡然清亮。
“琉球世為我大明藩屏,今舉國內附,足見忠貞。”
“內閣及有司,當即刻擬旨宣詔天下,原琉球國世子尚豐,著即晉封中山王,仍駐首里城,其國改設中山縣,隸福建布政使司管轄,一應賦稅徭役暫從寬典。”
朱由檢這番話,讓朝鮮具仁垕的臉色驟變。
琉球國世子尚豐,雖被冊封為中山王,但琉球國卻沒了,成了什么中山縣,其國的軍政大權盡歸福建管轄,幾代之后,誰還知道琉球國是什么?
先是扶桑,又是琉球,那下一個是誰?
具仁垕的后背,已經生出了一層冷汗。
但朱由檢卻是壓根就沒注意到他的反應,而是繼續道:“至于扶桑,與我大明一衣帶水,成祖皇帝時期,曾冊封源義滿為扶桑國主,亦是我大明藩屬。”
“今扶桑既上表請附,朕亦不忍拒之,著冊封扶桑智文為扶桑王,賜宅邸于京城。”
“另,著封島津忠恒為扶桑征夷大將軍,代扶桑國主管理扶桑軍政。”
說到這里的時候,朱由檢的眼神再次不經意的看向了來宗道。
收到信號的來宗道,趕緊站出來道:“啟奏陛下,島津忠恒有奏,現就在宮外,還請陛下宣其進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