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嘴!”
“自今日起,我們就是大明人,秦氏后裔!”
“哈衣!”
島津光久垂首應道。
“稱是!”
“是,父親!”
島津忠恒揮了揮手,示意島津光久退下。
……
登萊、天津的海面并未化凍,萬煒一行選擇了從松江府登陸,然后通過陸路返回京城。
一萬余倭人青壯,直接被留在了南京。
南京除了孝陵都指揮使司,還駐有十數個滿編的衛所。
這些倭人留在南京,絕對翻不起什么風浪。
萬煒則是“陪同”政仁他們前往京城。
……
京城,乾清宮。
朱由檢看完手里的題本,抬頭對李若璉道:“那個田爾耕,等其回京,朕就交給錦衣衛了。”
“臣謝陛下。”
擺了擺手,朱由檢繼續道:“扶桑那邊,錦衣衛也不可松懈。”
“對諸藩國,要嚴防死守。”
說這句話的時候,朱由檢的眼神瞬間變得銳利。
李若璉心里一凜,躬身領命道:“臣遵旨。”
“去……對了,安南那邊,錦衣衛可有安排?”
正欲讓李若璉退下,朱由檢又話鋒一轉,對李若璉問了一句。
李若璉瞳孔猛地一縮,垂首道:“回陛下,成祖皇帝時期,錦衣衛就在安南布置有大量密探,主要是探知軍情。”
“安南自立之后,至世宗時期,世宗皇帝再次對安南用兵,錦衣衛也有大量密探隨行。”
“但世宗以后,錦衣衛在安南的力量,就已經極為的虛弱,至萬歷二十年后,錦衣衛在安南的布置,就已經全部廢棄。”
“陛下命錦衣衛設立軍情司后,臣又秘密派遣密探前往安南,現在大約有一個百戶的力量。”
“據安南軍情司傳遞回來的消息,如今的安南國內,鄭氏和阮氏正在爭奪對安南的控制權,雙方自天啟六年后,就時有戰事爆發。”
“鄭氏在天啟年間,和濠鏡的葡萄牙人時有接觸,從葡萄牙人那里獲得了火器和火炮。”
“至于南邊的阮氏,則是在崇禎三年的時候,意圖和熱蘭遮的荷蘭人勾連。”
“但因我大明將盤踞在熱蘭遮的荷蘭人驅離,使其并未如愿。”
朱由檢聽后,再次問道:“莫家呢?”
“如果朕沒記錯的話,莫家才是我大明承認的,安南都統使司都統使吧?”
“回陛下,自萬歷年間莫敬典死后,莫家實力就急劇衰弱,被鄭氏所擁立的黎氏接連擊敗,至如今,只能在安南高平茍延殘喘。”
朱由檢聽后,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對李若璉贊道:“錦衣衛做的不錯,卿也算是有心,竟是將這些事記得這般清楚。”
“此乃臣的本分,不敢當陛下夸贊。”
“你我君臣,無須如此。”
“近前來,朕有件事,交代給你。”
朱由檢一揮手,對李若璉招呼道。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