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黃永申這么一勸,盧象升的心緒也平靜下來,深吸一口氣,對黃永申拱手道:“那就有勞公公了。”
黃永申走后,盧象升也沒有繼續看星星的興致了,回到自己的中軍大帳,就在帳內不斷的踱步。
等到了后半夜,坐在主座上的盧象升,聽到帳外有人說話的聲音,將手里的左傳往桌案上一扔,起身就出了營帳。
“大帥!”
守在帳外的幾名親兵,見到盧象升出來,齊齊躬身見禮。
黃永申上前一步道:“盧帥,齊王世子到了。”
盧象升在京的時候,也是見過朱由崧的,看到站在黃永申身后的那人,趕緊上前道:“臣參見世子殿下。”
“陽羨侯,快快免禮。”
身著大氅的朱由崧,上前兩步,一把就拖住了盧象升的胳膊。
“還請世子帳內一敘。”
盧象升也沒堅持,一轉身,伸手對朱由崧邀請道。
進入大帳,謝絕了盧象升讓自己坐在主座的好意,開門見山道:“陽羨侯,本世子此來,帶來了五十艘糧船,每艘糧船運糧一千五百石,共計七萬七千石糙米。”
盧象升略一思忖,開口道:“七萬七千石糧食,足夠十萬大軍七日所需。”
“有了這些糧食,臣攻下大阪就更有把握了。”
朱由崧放下手里的茶盞,笑道:“陽羨侯,這些糧食也都是齊國百姓,辛辛苦苦從地里種出來的,你看……?”
盧象升眉頭一挑,開口道:“世子殿下,這些糧食,臣以大明商賈運送過來的,精米的價格,進行采買如何?”
朱由崧顯然早就做過功課,聞笑道:“好,就按陽羨侯說的辦。”
盧象升頓時大喜,躬身道:“臣謝齊王殿下,謝世子!”
按照朱由檢當初制定的價格,一石精米的價格,運到扶桑是四塊銀元。
朱由崧此次運來了七萬七千石糙米,盧象升需要向其支付三十萬零八千塊銀元。
也就是相當于十五萬四千兩銀子。
而這些糙米,朱由崧或者說是齊王朱常洵,一分銀子都沒花,全是在當地征收的賦稅。
只是走了這么一遭,十五萬兩銀子入賬,這些銀子,對剛剛建國的齊國來說,可是一筆龐大的收益。
盧象升見朱由崧答應,心里也是長長的松了口氣,他還真擔心對方會獅子大開口。
事情商定,盧象升再次開口道:“世子殿下,那此事就這么定了。”
“還請殿下下令,立即將糧食運送到臣的大營中。”
“至于銀子,臣會用繳獲的各類物資來支應。”
朱由崧對此也沒有異議,點頭應道:“就按陽羨侯說的辦。”
說完,他轉頭對自己身后的親兵使了個眼色。
親兵會意,立即快步出了大帳。
“殿下,不知后續,齊國能否再給大軍提供糧草?”
朱由崧輕輕搖頭道:“恐怕很難。”
盧象升的眉頭一皺,卻聽朱由崧繼續道:“好叫陽羨侯知道,父王已經決定,在齊國境內減少糧食的種植數量,轉而種植甘蔗、煙草和靛藍。”
“這些東西的價格,可比糧食的價格要高得多。”
黃永申聞,有些不滿道:“世子殿下,大明北方現在旱情嚴重,急需海外的糧食進行補充。”
“齊國如果減少糧食的種植,那對大明可并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