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說話那人,滿臉艷羨道:“是呀,你家小公爺駐守朝鮮,完全可以從朝鮮采買糧食,直接運往扶桑,糧食價格低不說,路上的消耗也少,可不就穩賺不賠嗎?”
胡掌柜眉頭一挑道:“老鄭,你這就不實在了,誰不知道你鄭家常年往來于南洋和大明,大明現在的許多糧食,都是興隆商號從南邊買來的。”
“若是你們想賺這個錢,誰能爭過你們家?”
被稱作老鄭的,也不是旁人,正是鄭芝龍留在京里的掌柜,鄭氏的一名族人,負責鄭家在大明北方的生意。
聽胡掌柜這么說,老鄭苦笑道:“您幾位有所不知,我家小伯爺已經說了,這次我鄭家不摻和,要全力保證山陜的糧食供應。”
在場的幾名掌柜聞,皆是滿臉錯愕的看向了老鄭。
朝廷可是說了,只要將糧食運到筑紫島,朝廷就會用比大明高一倍的價格支付金銀,鄭家是最適合做這個生意的,面對這么大一筆生意,竟是不參與?
老鄭開口解釋道:“小伯爺說了,我鄭家海船的運力有限,無法兩頭兼顧,只能放棄運糧去扶桑。”
“相比扶桑那邊,山陜那邊顯然更加重要。”
圍桌而坐的幾人聞,也都是暗自點了點頭。
胡掌柜笑道:“你家小伯爺那是什么人?自幼就長在宮里,和太子一起長大,日后妥妥的朝中重臣,將來說不得又是一個陸東湖(陸柄)。”
“相比只是賺一些銀子,能夠全力保證山陜糧食供應,顯然更能獲得陛下和太子的信重,這比買賣你們做的不虧。”
眾人一聽胡掌柜這么說,也都雙眼發紅的看向老鄭。
屋里的這些人,基本上都是各家勛貴的掌柜,顯然知道什么才是主家最看重的。
老鄭見狀,干脆也不再得了便宜還賣乖了,嘿然一笑,也不再說話。
就在此時,一名書吏敲響了房門。
“進。”
最靠近門口的一名掌柜,輕聲喊了一句。
書吏推門進來后,躬身道:“諸位大掌柜,開市時間到了。”
眾人一聽,皆是站起身,略以整理衣冠就出了房門,來到大興樓主樓的一樓大廳。
相比后院的清凈,這里明顯要更加喧囂一些。
偌大的東墻墻面上,此時已經掛滿了一快快的木牌子。
上面寫著的,赫然正式各種貨品的實時價格。
不時還會有人用長鉤子,將牌子取下來,填上新的時價。
“鋼鐵的價格一直很是低迷,這次終于要上漲了。”
胡掌柜攏著雙手,眼睛微瞇,看著東墻上的木牌,輕聲嘀咕了一句。
老鄭有些艷羨道:“英國公府手里可是存了不少的鋼鐵單子,想必這次可以大賺一筆了。”
胡掌柜輕輕搖了搖頭,微笑不語,但心里也很是高興。
戰事一起,朝廷對鋼鐵的需求量猛增,價格自然會水漲船高,自己只要在合適的時機,將自己手里的單子拋出去,就可以賺一大筆,公爺對府里的人向來寬厚,年底自己也可以拿到一筆豐厚的分紅,胡掌柜自是歡喜。
除了鋼鐵的價格上漲之外,生絲的價格卻是一路走低。
沒辦法,扶桑一直是大明生絲的主要銷售地之一,現在大明要對扶桑用兵,生絲的生意定然會受到巨大的影響,價格走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一些手里存有大量生絲的商家,此時更是哀嚎遍野。
就在大廳內眾人歡呼、哭嚎的時候,一名伙計滿頭大汗,氣喘吁吁的走進了大廳,雙眼在人群中不斷尋梭,似是在找什么人。
看到人群中的胡掌柜,這名伙計趕緊快步走了上去。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