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集寧城。
祖大壽一行人,年前就趕到了這里。
和以往的邊城不一樣,新建的集寧城、大寧城和西寧城,因為大量使用水泥的原因,城池的規模要大得多,城墻也要堅固的多。
除了城池外,城池的周邊,還修建了數量不少的軍堡。
這些軍堡星布在城池的附近,用以駐扎兵馬震懾草原上的蒙古部族。
得益于這些年大明和草原的關系,集寧城聚集了大量的內地商賈。
這些商賈主要的買賣,就是從內地販賣糧食、茶葉、食鹽、鐵器等物,用于換取草原上的牛羊、馬匹、
當然,還有一項很重要的物資,羊毛。
內地的那些紡織工坊的羊毛紡織記憶,已經逐漸趨于成熟。
而隨著紡織工坊建的越來越多,對羊毛的需求量也是越來越多。
這樣的貿易,讓草原上的蒙古人,對內地的依賴性越來越大。
只要好生放牧,等牛羊和馬匹長大,就可以用這些東西,去換取糧食或是其他物資。
這些倒也罷了,最致命的是,大明允許草原上的牧民,自由和商賈們進行交易。
這樣情況下,誰還愿意上戰場拼命?
這也是為什么,土默特的卜失兔等一干貴族,對大明不滿的原因。
原來的時候,雙方的所謂互市,都是由各部首領和大明進行貿易。
這些部落首領們,用極低的代價,從牧民們手里得到牛羊,換回金銀或是糧食,再以極高的價格,將物資售賣給牧民們。
牧民們辛苦一年,卻被首領們盤剝的食不飽腹,為了生存,自然就要依附這些首領。
現在則不一樣了,自己就可以去大明的城池,和明人進行貿易,換取到的物資,比之前多的多的多。
雙方的關系,也是愈發的融洽。
城內的酒樓、茶樓,時常可以看見蒙古人和漢人坐在一起飲酒、喝茶。
祖大壽他們一開始的時候,對此還很是驚奇,現在倒已經很是習慣了。
城北總兵府。
祖大壽身著一件厚實的棉衣,攏著袖子,認真的看著面前的輿圖。
一身棉甲的祖大弼,從門外走了進來。
跺了跺腳上的雪水,祖大弼大咧咧的咒罵道:“這該死的地方,竟然比寧遠還冷,這都二月份了,竟然還會下雪。”
祖大壽轉過身,上下打量一眼祖大弼,一指正堂中間的火爐,開口道:“先烤烤火。”
說著,祖大壽還親自給祖大弼倒上了一杯熱茶,遞給了祖大弼。
“這次出城巡視,情況怎么樣?”
祖大壽坐在首位,等祖大弼將茶盞里的熱茶喝完,這才開口問道。
說起正事兒,祖大弼的臉色也變得鄭重起來。
“大哥,我這一個月,也算是將周圍都給走了一遍,現在最大的問題是,這里人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