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朱由檢說出三十萬這個數字,不只是瓦維斯,就是島津光久也是一臉震驚之色。
“陛下,兵馬是不是太多了?”
瓦維斯面色有些為難。
朱由檢沒有回答他的問題,而是轉頭看向島津光久,開口問道:“島津,你薩摩藩可愿歸順大明?”
這么長時間,島津光久也學了一些漢話,雖是不甚精通,但一些簡單的對話還是可以的,聞,躬身行禮道;“回大明皇帝陛下,島津氏愿為大明臣屬,助大明征討幕府。”
朱由檢微微頷首:“這是你父親的意思?”
“這是整個島津家的意思。”
聽到島津光久這個回答,朱由檢的臉上也露出一絲笑意。
“當年成祖皇帝冊封足利義滿為扶桑國王,神宗皇帝亦有冊封平秀吉之舉,朕也未嘗不可封島津為國主。”
島津光久聽朱由檢提起這兩人,當即也是眼睛一亮。
幕府對各地大名的壓榨,已經開始有了苗頭。
就像島津家,島津光久作為島津忠恒的長子,需要常年在江戶居住,以為人質。
就是作為身為藩主的島津忠恒,也是一年在薩摩,一年在江戶。
島津光久之所以能夠來到大明,也是因為島津忠恒現在身在江戶,不然的話,他就必須留在江戶城。
而且,這些大名住在江戶城也不是白住的,幕府在江戶為他們修建了豪奢的宅邸,雇傭了大量的仆人。
這些都需要大名們自己花錢,除了支應這些必要的花費,每日的花銷也是一個巨大的開支。
為的就是在錢糧上,盡力的消耗這些大名。
除此之外,幕府也是在各個方面,極力的限制各地大名。
尤其是薩摩和長州兩個相對富庶,且又不是德川親信的外樣大名,更是被指派修路治河,承擔各種大型工程。
這也是為什么,島津家族愿意歸順大明的原因。
原本按照島津忠恒的意思,只要大明可以答應他們可以自治,薩摩藩就可以協助大明,推翻幕府的統治。
沒想到,現在竟還有意外之喜。
島津光久幾乎是沒有任何遲疑的,就跪地叩首道:“島津家愿為大明皇帝家臣,還請皇帝陛下允準!”
朱由檢眉頭一皺,旋即笑道:“這些事以后再說,眼下當務之急,是先決定討倭方略。”
“剛才你也聽到了,大明打算派出三十萬大軍,投入到征討幕府的戰爭中,但糧草的供給卻是一個大問題,你有什么想法?”
島津光久抬頭,對朱由檢問道:“敢問皇帝陛下,三十萬大軍每月需要多少糧草?”
朱由檢轉頭看向了盧象升。
“按照大明之前征遼之戰的消耗,一名士卒每月需要消耗糧草一石(實際明軍戰時消耗是石,這里提高了士卒的待遇),戰馬每月消耗豆料五石。”
“如果按照三十萬大軍,加上五萬騎兵,以及軍中所需的騾馬,每月需要的糧草大約在六十萬石。”
“大明到扶桑,主要都是水路,路上的消耗大約在一成到兩成之間,民夫的消耗差不多也是這個數額。”
盧象升的話說到這里,朱由檢也是皺起了眉頭。
這些消耗全部加起來的話,每月足足需要八十萬石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