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從郭允厚身上離開,朱由檢看著傅懋光問道:“傅卿,你覺著郭卿的辦法能不能行?”
傅懋光眉頭緊皺,先是看了眼郭允厚,這才拱手道:“陛下,前宋的熟藥制度在前期的時候還好,但到了后期,就已經成了某些人牟利的工具,不再是為了天下病患。”
“臣恐我大明的惠民藥局,將來也會變成前宋那般,引得朝野非議。”
朱由檢揉了揉自己的額頭,對這個問題也是頭疼不已。
莫說是這個時代,就是在后世,醫療問題也是一個很難處理的大問題。
朱由檢的手指,輕輕叩著御案上的暖玉鎮紙,發出陣陣清脆的響聲。
偏殿內的群臣,也都沉默不語。
半晌后,朱由檢才再次開口道:“剛才首輔和傅院使都已經說了,想要重建各地的惠民藥局,首要就是解決藥材、人員和貪腐的問題。”
“藥材的事,可以按照卿等所說,由朝廷進行集中采買,然后撥付地方。”
“陛下……”
郭允厚聞,當即就要出聲勸諫。
朱由檢卻是抬手阻止了他,繼續說道:“但就像郭卿剛才所說,我大明人口眾多,幅員遼闊,單靠朝廷是決計支應不了的。”
“那就效仿前宋,太醫院負責制作熟藥進行販賣,獲得的收益,除了支應醫官和工匠們的俸祿外,余者用來支應各地惠民藥局。”
“如有不足……”
朱由檢看向了郭允厚,接著道:“如有不足,由戶部和內帑共同承擔。”
郭允厚聽朱由檢這么說,也就不再反對。
他可是知道,前宋的惠民藥局,單是從熟藥和藥材的販賣中,就獲得了巨大利益,前宋政和四年,太醫局熟藥所歲入竟達四十萬緡,用來支應各地的惠民藥局足夠了,甚至還會有結余。
這種施恩天下的事,如果能夠不影響戶部的正常運轉,他郭允厚自是不會反對。
其他人見郭允厚這個出錢的都沒意見,他們就更不會有意見了。
傅懋光更是滿面紅光,作為太醫院院使,無論是公還是私,都是希望可以重建惠民藥局的。
從公事上來說,如果大明在天下各縣,都建議惠民藥局,那太醫院的權柄就會得到極大的提高。
從私人上來說,如果自己主掌太醫院期間,大明能夠重建惠民藥局的話,那定會青史留名。
還有就是,天下百姓也終于可以不用受病痛之苦,得了病不用再苦苦支撐,直到病死床榻。
傅懋光雖是朝廷官員,但終究還是一名大夫,醫者仁心他還是知道的。
見無人反對,朱由檢又接著說道:“至于傅院使所說的問題,朝廷也要重視,此事就交給都察院,萬不可使這項仁政,被某些人給變成了惡政。”
都察院左都御史曹思誠,聽皇帝點到自己的名字,趕緊起身道:“臣領旨,定命十三道御史嚴加監察各地惠民藥局。”
朱由檢滿意的點了點頭,旋即又說了一句題外話。
“據朕所知,都察院是每年的八月份定期,代朕巡視地方吧?以后要改,改為不定期,不通知,不聽稟報,各道御史直接下到地方,直面地方上的問題。”
朱由檢這句題外話,讓在場所有人,盡皆臉色一變。
曹思誠心里也是一凜,但還是趕緊躬身領命。
朱由檢沒給群臣反對的機會,又將話題重新拉了回來。
“藥材的問題,就先這樣,下面就是人員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