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就在方正化的伺候下,穿上了柘黃色的朝服。
等其來到皇極殿的時候,六十八名武進士,已經恭敬的等在了那里。
朱由檢的圣駕一到,司禮監掌印王體乾就高聲喊道:“圣駕至,諸臣見禮!”
“學生等拜見陛下!陛下萬福金安!”
到底是武進士,相比文進士,聲音都要大上很多。
朱由檢的目光,在這些人身上掃過,見所有人都很是健壯,心里也是暗自點頭。
武將么,至少看起來也得有武將的樣子不是?
朱由檢抬手虛扶道:“諸卿免禮。”
“謝陛下。”
來到御座上坐下,朱由檢接著說道:“我大明武舉,奉行的是先之以謀略,后之以武藝,朕深以為然。”
“所以,這大明第一次武舉殿試,朕想先看看諸卿的軍略。”
“此次殿試的考題很簡單,只有一句話,遼東戰事朝廷當如何應對?”
聽到這話,李邦華和盧象升的眼神皆是看向了朱由檢。
難怪陛下昨日沒有說出考題,原來是打算今天直接出題。
一眾進士聞,也都是心里一震。
這道題看起來很是簡單。
但考的卻是他們這些人的戰略觀。
遼東戰事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是一域之事。
想要解決遼東的建奴,需要調動整個大明的力量。
需要全盤考慮整個大明的局勢。
有些人已經面露難色。
這道題,即使是那些文官都很難回答,就不要說這些人了。
朱由檢自然也看出了他們的想法,笑道:“無妨,想到什么就說什么,哪怕是有些僭越之,朕也不會怪罪。”
說完后,朱由檢對負責主持殿試的李邦華點了點頭。
后者會意,朗聲道:“崇禎元年武將殿試正式開始!”
接著,一名名內侍將筆墨紙硯,放在了進士們面前的桌案上。
整整兩個時辰,朱由檢就坐在御座上。
在他的心里,這場武舉殿試比之前那場文舉殿試更加重要。
大明不缺少傳統的文官,但缺少純粹的武將。
眼下大明能數得上的所謂統兵大將,幾乎都是文官出身,就像是盧象升、洪承疇、孫傳庭。
這場武舉殿試,朱由檢就是想從中發現一些可造之材。
當然,其他人也不會輕易放棄。
皇家軍事學院那邊,再有幾個月就會建造完成,到時候把這些人全部扔進去,讓盧象升、袁可立等人去上上課,想來可以培養出一批忠于自己的武將。
畢竟,自己這位皇帝會是他們的祭酒不是?
心里想著這些,朱由檢已經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軍中的青壯派,都是自己的學生會是什么樣的景象了。
“噹!”
一聲銅鑼聲響起。
李邦華站定,對眾進士喊道:“時辰到!”
一炷香的功夫,六十八份考卷就被收了起來。
回到乾清宮,朱由檢開始認真的查看起這些卷子來。
負責閱卷的,不只有朱由檢他們三人,就連內閣的幾位閣臣,也加入了進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