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京都,安定天下,這些內容沒什么問題。
可是為什么偏偏是趙無疆?
諾大的京都,誰都有可能受命于危難之間,但絕對不可能是趙無疆!
而且袁志邦不是和趙無疆之間有血海深仇嗎,就算不篡改遺詔,也應該不會選擇當眾念出這種對趙無疆有利的內容吧?
什么叫受命于危難,奉命輔佐太子?
這不就是說趙無疆以后就是顧命大臣的身份了唄?
什么是顧命大臣?按理說是皇上挑選的,具備高才能和品德,職責是在皇上駕崩后,輔佐新帝的臣子!
換句話說,這比宰相權勢還要可怖!
顧命大臣的存在確實可以穩定政局,可是皇上怎么可能選趙無疆為顧命大臣呢?
就不怕趙無疆成為顧命大臣之后,權勢滔天過于集中從而引發新的動亂,搗毀皇族根基嗎?
眾人怎么也想不明白,喧嘩聲漸漸響起。
甚至連李云睿和李云逸一時之間都想不明白,倆兄妹很清楚,父皇應該不可能提前立下這樣的遺詔。
李云睿仔細想了想,倒是覺得有點可能,因為父皇在臨終之前,將畢生修為都渡送給了無疆,可見對無疆的那份愧疚和慈祥。
按照無疆的說辭,父皇應該是在臨終前發現了什么端倪,比如李不悔的存在...
可就算是這樣,提前立下這樣的遺詔,還是有些不可思議。
除非還有更不可思議的事情...
比如...眼前宣讀遺詔的袁志邦...
其實是無疆的人!
之前她在鎮北軍內忙于修煉,再加上心中的糾結,并沒有參與無疆的布局謀劃,對很多事情都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