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當今之世,北方的廣袤草原已盡數歸于大明的統治之下,成為帝國版圖的一部分。
蒙古的貴族們紛紛在大明領土內購置產業,盡情享受著奢華的生活。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繼續耗費心力去修繕長城,是否顯得有些多余了呢?
“陛下,臣以為可以擴張孝陵的規模!”
“孝陵規制可再擴三倍,以彰顯陛下之英明神武……”
禮部尚書任亨泰提議道,孝陵也就是老朱的給自己準備的陵墓,位于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歷朝歷代的皇帝從登基的那天開始都會給自己開始修建陵墓。
壽命悠長的皇帝,其陵寢自然構造得極為豪華壯麗,隨葬品亦琳瑯滿目,而壽命短暫的皇帝,往往只能草草安葬。
建造陵寢的費用始終占據國家財政的重要部分,這是沿襲宗法禮制的必然要求。
六部尚書你一我一語的,紛紛開始想辦法花錢,這樣富裕的仗,以前都沒有打過。
李祺一直靜靜的聽著,臉上掛著莫名笑容。
這些大臣們雖然提出了很多花錢的點子,但卻都是沒有說到點上面去。
老朱看了看李祺,一下子就明白了李祺的心思,頓時就笑了笑說道:“文和,你來說說,這銀子該怎么花啊?”
聽到老朱的話,眾人也是再次齊刷刷的看向李祺,想要聽一聽這位毒士能夠說出什么新的東西出來。
畢竟這一次朝廷能征收到這么多的稅銀,毒士李文和可謂是立下了汗馬功勞!
“父皇,諸公。”
“國庫的稅銀,它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所以在如何花國庫銀子的上面,核心點還是要圍繞著用之于民來。”
眾人聽到這話,全都下意識地點了點頭。
畢竟“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這是仁政之道,誰都不好開口反駁。
李祺想了想緩緩開口道。
“一般國庫的開支,我們可以將它分成幾類。”
“一個是官府官員和日常運轉所需要的開支和支出,這一部分我們可以將它稱之為基礎開支。”
偌大一個朝廷,地方官員與中央官員,加起來差不多有兩萬五千人左右,他們的俸祿、差旅等等費用,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再加上官府衙門的運轉,這些都是最基礎的開支。
“還有就是維持大明軍隊所需要的開支,這一部分我們可以稱之為國防開支。”
大明如今施行義務兵制度,每年輪換更戍的將士軍費,同樣是一筆巨大開支,而這一部分開支明確由皇室內帑負責撥款。
“另外還有供養皇親國戚的開支,這一部分我們可以稱之為皇室開支。”
皇室開支當然也是內帑負責,畢竟偌大一座紫禁城,幾萬人的吃喝,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除此之外,那就是宗室,分封海外的藩王暫且不提,其余宗室同樣需要供養。
“此數項支出,乃我大明國庫財政支出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國防費用已納入陛下私庫之內帑,故當前主要開支,集中于官府與皇室兩大項。”
大明初期官府的開支一直很小,老朱同志給明朝官員定的薪酬待遇確實是歷朝歷代最低的,這個開支從大明開國一直到大明亡國,其實都沒有什么變化,幾乎從來就沒有提高過。
后面老朱聽取了李祺“高薪養廉”的建議,重新制定了大明官員的俸祿,比之先前翻了三四倍。
想起老朱當年給官員定的“豆腐俸”,李祺不自覺地輕笑了一聲。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