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收到的稅銀是不是太多了?
殿內一片死寂。
戶部尚書楊靖顫抖著上前半步,聲音發顫“陛下,部昨日確實是收到了天津這邊押解過來的稅銀,總數確實是超過四百萬兩,數目無誤。”
“怎么會有怎么多稅銀?”
老朱不禁連連搖頭,心中難以置信,稅銀之數竟如此龐大,而這僅僅只是天津一隅的數字。若是將整個大明的稅收加總,恐怕每月將達千萬兩之巨。
“父皇,這其實并沒有什么奇怪的。”李祺笑著安撫道。
“天津,乃我大明北部之要塞,也是我國最大的海港之城,畢竟毗鄰東海貿易,天津一隅,工廠、作坊、商行林立,不計其數。是以,此月所收四百萬兩稅銀,實則并未超出常規。”
“大家之所以覺得數目偏低,主要是因為在過去,朝廷根本無法征收到稅銀,因此對這個數字感到龐大。如今,朝廷正認真執行稅收工作。”
“隨著稅務稽查隊的成立,那些往日潛藏在暗處的偷稅、漏稅者,如今已無藏身之地,國庫的稅銀因此得以滾滾而來。”
昔日,朝廷難以征收到稅款,各地官府幾乎停止了稅收工作。原因無他,收稅非但無益,反而會招致惡名,商賈們拒不繳稅,此情形已非逃稅漏稅所能概括,簡直是公然抗稅。
沒人找你收稅,你會主動交稅?
唯一能夠收點稅的也就是鹽稅與農稅了。
這也是為何先前朝廷窮困,百姓窮苦,士紳縉紳卻富得流油的真正原因。
畢竟士紳縉云把手伸進了各行各業,暗中侵吞著國家利益。
李祺之所以要大費周章地強行推行商稅改制,就是為了將這些利益從士紳縉紳嘴里面奪回來,重新還給朝廷!
“僅天津一地,一個月就收到了四百多萬兩稅銀!”
翟善下意識掰著手指,喉結上下滾動:“整個大明算下來,這一月收個七八百萬兩銀子不過分吧,這算下來,我們一年豈不是可以收到七八千萬白銀的稅收?”
翟善伴著手指粗略的算了算,頓時就被自己算出來的數字給嚇了一跳。
這一年收稅銀七八千萬兩銀子,這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現在大明國庫一年的稅銀也不過不到六百萬兩銀子,以往一年的財政收入全部折算下來,那也僅僅只有他娘地兩千萬兩左右!
這稅銀一下子能夠征收到七八千萬兩銀子的話,那大明的國庫都要裝不下了。
更別提這還僅僅只是商稅,還有農稅與鹽稅呢!
“七八千萬兩白銀的稅收?”
眾人一聽,頓時一個個都忍不住微微瞪大了自己的眼睛。
這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啊。
這朝廷要是真的一年能夠受到七八千萬兩稅銀的話,那就真的不得了。
到時候,這銀子估計都要犯愁著該怎么去花了。
“父皇,以我的估算來看,今年稅銀總數達到七千萬兩應該是沒有任何難度。”
李祺站出來,笑了笑回道。
僅僅只是天津一地,算下來這一年也要超過三千萬兩銀子。
大明很大,還有諸多的海外領地,去年去美洲的船隊也要回來,到時候肯定又能收到很大的一筆稅銀。
算下來,七千萬兩的小目標是很輕松的事情。
老朱瞪大了眼睛,有些開始發愁了。
這么多的銀子,該怎么花啊?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