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內,柔和的光線透過雕花窗欞,灑落在金磚地面上,給整個大殿蒙上一層淡淡的暖光,使得殿內氣氛顯得格外和諧。
黃福身姿挺拔地站在大殿中央,臉上帶著幾分興奮與自信,滔滔不絕地敘述著自己的治政策略,每一個字都清晰有力,在空曠的大殿里回蕩。
“其五,埋葬因戰而死的士兵百姓,修建‘英魂冢’。”黃福微微提高音量,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凡日后為我大明捐軀者,皆可入英魂冢,享受后人的敬仰。朝廷供養遺孀,發放撫恤金,讓英烈的家屬感受到朝廷的關懷。”
稍作停頓,他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其六……”
朱元璋坐在龍椅之上,原本微微瞇起的眼睛隨著黃福的回答越睜越大,臉上的神情也從最初的審視逐漸變為欣賞。
聽完這條理清晰的回答,他忍不住站起身來,雙手情不自禁地撫掌而嘆,眼神中滿是驚喜。
這個黃福,雖然年輕,可確實身懷大才啊!
“黃愛卿果真有大才也!”朱元璋的臉上滿是贊賞之色,聲音洪亮地說道,“這大明第一任的交趾布政使和按察使非你莫屬!”
黃福聽后,激動之情溢于表,立刻雙膝跪地,以頭觸地,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臣食君之祿自當忠君之事,愿為陛下分憂!”
“哈哈哈……好,不愧是文和看中的奇才!”老朱大笑著道,笑聲在大殿內回蕩,隨后他毫不猶豫地拿起朱筆,立刻下發了旨意。
面試順利通過,皇帝陛下對黃福極其滿意,當即就下達了詔命。在這封公開詔命里面,內容豐富詳實。
其一是朝廷為何出兵安南,詔書中寫道“期伐罪以吊民,將興滅而繼絕”,并表明打算對“久染夷俗”的越人“設官兼治,教以中國禮法”,以達致“廣施一視之仁,永樂太平之治”。
主要原因,正是受陳朝宗室之請,作為宗主國的大明出兵助其鏟除奸佞權臣胡季犛。
但不曾想陳朝宗室竟然全死于亂軍之中,這就引出了第二項內容。
朝廷以陳朝子孫被叛軍殺戮殆盡,無可繼承,但安南乃是大明藩屬國,不可就此荒蕪下去,于是決定在安南設置交址都指揮使司、交址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及交址等處提刑按察使司等官署,將之直接管轄,加強對安南的統治與管理。
其三,朝廷敕封清源縣主簿黃福任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兼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要求他立刻率官員前往交趾布政!
這意味著,大明將郡縣安南,重建交趾,開啟對這片土地全新的治理篇章。然而朝廷頒發詔命之后,朝野上下卻是一片沸騰。
安南,以往的交趾,瞬間成為了熱門話題。
然而大多人都是持反對意見,別說士紳縉紳這些官員了,連老百姓都沒有人愿意去,誰會吃飽了撐得跑到交趾去為民!
兩宋的大詩人皆把被貶至交趾、嶺南為官看作一場生死離別,與親人恐難有再見之時,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畢竟遠在天涯海角,而且又是瘴氣之地,指不定就是一去不復返,客死異鄉了。
黃福現在有些慌,自從圣旨宣布之后,他就明顯感覺到自己遭到了“變相排擠”。
他時常能看到官員們聚在一起交頭接耳,可當他走近時,那些人便立刻停止交談,神色各異。
嗯,太子標與李文和倒是支持他,但是他們又不用去交趾,所以不知道有多少官員去找門路托關系,死活不肯前去交趾赴任。
就算太子標開了口,他們也死活不肯去,否則就辭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