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大捷的消息如疾風般迅速傳遍朝野,一時間,朝堂內外、市井街巷,人們都在議論紛紛。
宮殿巍峨,飛檐斗拱在日光下熠熠生輝,朝臣們在朝堂上各抒己見,臉上或興奮、或凝重,而就在這喧鬧的氛圍中,一道人影正步履匆匆地朝著乾清宮方向趕去。
這人便是黃福,時年二十六歲。回想起自己的經歷,黃福心中滿是感慨。洪武十七年,他在鄉試中高中,本滿懷希望地奔赴會試考場,卻遺憾落第。好在后來被批準進入國子監讀書,在那里,他日夜苦讀,汲取知識。
洪武十九年,他以太學生的身份被授為項城縣主簿,后又改任清源縣主簿。在這兩個任上,他兢兢業業,心懷百姓,施行了諸多惠及民眾的政策,百姓們對他稱贊有加。
然而,這些政績雖實實在在,卻也不至于聲名遠揚到讓天子聽聞,怎么想都覺得不可思議。
但事實就是如此,皇帝陛下降下旨意,召他即刻入京面圣。面圣,這是多少臣子夢寐以求的榮耀時刻啊!
可黃福此刻心中卻被不安與惶恐填滿。他反復思索,自己不過是小小清源縣的一個主簿,究竟是何緣由,竟能上達天聽?
懷揣著這份忐忑,黃福一路跟著宦官,腳下的石板路仿佛變得無比漫長。陽光灑在宮墻上,映出斑駁的影子。
很快,他們來到了乾清宮外。宦官停下腳步,臉上帶著溫和的微笑,看向黃福說道:“黃大人,請進吧!陛下早有旨意,直接入內便可,不必通傳。”
黃福禮貌地向宦官行了一禮,努力收斂自己紛亂的思緒,強忍著內心的不安,深吸一口氣,緩緩踏入殿中。
進入殿內,黃福走到恰當的位置,立刻雙膝跪地,恭敬地行禮道:“臣清源縣主簿黃福,見過陛下!”他的聲音微微顫抖,帶著緊張與敬畏。
“唔……平身吧!”朱元璋那沉穩而威嚴的聲音響起,“來人賜座!”黃福起身,小心翼翼地坐下,雙手不自覺地抓緊了衣角。
待黃福坐定,朱元璋臉上帶著一抹和煦的笑容,緩緩開口道“愛卿不必如此緊張,朕今日召你前來,是為了安南的事情。”
聽到這話,黃福心中的惶恐更甚。
清源縣遠在山西太原,與安南相隔千里,毫無關聯。而且他自己是山東人,也從未去過安南,陛下怎么會問他關于安南的事呢?
他聲音略帶顫抖,老老實實地回答道:“陛下,臣惶恐,從未去過安南……”語氣里充滿了不安。
“哦?”朱元璋笑了笑,“那倒是有意思了,文和特意向朕舉薦了你,治理安南非你不可!”
黃福聽到這話,瞬間懵了,腦海里一片空白,內心忍不住爆了粗口:“臥槽尼瑪地,李文和你真毒啊!老子跟你無冤無仇,你為什么要這樣害我?”
一時間,他整個人都呆坐在那里,不知所措。
在他的認知里,與中原這片肥沃富饒、繁華昌盛的膏腴之地相比,交趾簡直就是一片未開化的蠻夷之地,那里山脈縱橫交錯,森林茂密,到處都是毒蟲猛獸,條件極其艱苦。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并未得罪李文和這個所謂的“毒士”,甚至沒有任何交集,為何會被他如此“針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