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在慫什么?”
李祺的話語回響耳畔。
眾人面面相覷,最后無奈苦笑。
慫吧,還真是說不上,咱們最多就是……從心。
你這自己也說了啊,那颶風或者說臺風,始終都是繞不過去的一個難題。
不然為什么一次兩次的戰事里面,那十數萬蒙古遠征軍竟然會一而再再而三地遭遇莫名颶風?
如果不是因為這些突然出現的颶風襲擊了船隊,蒙古遠征軍又怎會軍心淪喪,最后連打都不敢打了,直接就撤退宣布了第二次遠征戰役的失敗?
十數萬大軍一旦順利登陸的話,就算是慢慢平推也能將這彈丸小國給推平了吧?
一切都是那些颶風!
或者說倭人口中的……神風!
徐達、馮勝、鄧愈、李文忠等人全都看向了皇帝陛下。
老朱陛下現在也有些動搖,或者說他一直不敢打倭國,就是因為這颶風。
正常情況下,沒有那颶風,忽必烈早就將倭國給推平了。
十數萬大軍一旦登陸,倭國拿什么抵擋?
偏偏問題就出在這兒,元軍甚至都沒有踏上倭國本土,再加上天時地利人和這些因素,以及徹底擊潰軍心的突發颶風,實在是令人絕望。
老朱陛下只能看向了李祺。
你小子干的什么事兒?
明明也是你要打倭國。
結果你現在說出這些動搖人心的話語,讓朕怎么辦?
諸將聽完方才這些話,軍心有些動搖,這是李祺意料之中的事情。
畢竟他們要借鑒元日戰爭的行軍路線,就不可避免地會面臨颶風這個難題。
他方才之所以說出實情,也是想警醒眾將,不要掉以輕心,打仗不是兒戲,而是會死人的,更何況倭軍在抵御外寇方面,還是可圈可點的。
不過現在看起來,這警示有些過頭了,以致于這些家伙都心生退意不敢出兵了。
“我說過,颶風可以避開。”
“另外在海上作戰,天氣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不僅僅是颶風,連風向、風速都是極為關鍵的東西。”
“很多時候,逆風和順風都是決定成敗的關鍵,比如倭國的小船只能順風而行,而我大明戰船卻可逆風而上,若是得風向相助,那即便在海面上遭遇倭寇也沒有戰敗的道理。”
大航海時代早期的海戰,特別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搶占上風向,因為這個時候大家的造船水平都差不多,沒有什么跨時代的先進戰艦,一切都只有看風向作戰了。
若是搶占了上風向,船的速度可以更快,同時自己的火炮射程可以更遠,反之在下風向,船的速度會非常慢,火炮的射程也會變短。
“忽必烈遠征倭國,兩次都非常的倒霉遇到颶風,結果自然就不用說了,遠征倭國的胡元大軍因為臺風死傷慘重,就像我剛剛說的那樣,這些莫名其妙出現的颶風摧毀了胡元將士的斗志!”
“可若是沒有這些颶風,那么倭國早就被胡元鐵騎踏平了,而今我大明王師的戰斗力比之胡元軍隊更加強橫,推平倭國只是旦夕之間,不必過于擔心!”
經過他這么一說,眾將也心安了不少。
畢竟此次遠征倭國,李祺將親自帶隊,這小子肯定不會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
所以他是真的有辦法避開颶風。
那么,沒有颶風,倭軍就是個屁!
想到這里,諸將盡皆選擇信任李祺,并且開始主動請纓掛帥出征。
徐達、馮勝、鄧愈和李文忠四位頂尖名將紛紛請纓,他們在爭奪主帥之位。
老朱陛下沉思片刻之后,最后還是選擇了鄧愈與馮勝。